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75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和平和渐进政治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
材料二: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佩弗《远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9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2.单选题(共20题)

2.
古代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地母节中妇女模仿召开了一次公民大会,她们完全熟悉公民大会的仪式和政治提案,也熟悉演说者的修辞技巧。这反映了当时
A.妇女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B.公民大会常在节日召开
C.文艺家对民主政体的不满
D.政治现实影响文学创作
3.
公元4世纪,一支军队的首领曾立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赠给那些曾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的士兵亲人。但他死后,其亲人却没有履行遗嘱,因此被告上法庭。该首领的家人违背下列哪一法律:
A.习惯法
B.平民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4.
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
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
C.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D.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5.
俾斯麦领导了1871年的德意志统一,建立了一个普鲁士为主的德意志民族国家。1888年继位的新皇威廉二世与俾斯麦的政见大相径庭,于是决定革除权倾一世的俾斯麦首相职务,同年俾斯麦被迫辞职。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俾斯麦失去了德意志民众的支持
B.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权力极其有限
C.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员任免权
D.帝国宪法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
6.
法国历史上1875年“一票共和”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建立了拿破仑第一帝国,使法国势力问鼎大半个欧洲
B. 使法国通过“光荣革命”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和平转型
C. 共和派战胜了保皇派,保皇派建立“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计划破产
D. 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认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7.
2016年9月2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投票,强行通过了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法案,拒绝了奥巴马的总统否决。根据美国宪法
A.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B.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C.总统可提起全民公决
D.该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8.
美国自1790年首次人口普查以来,每十年一次的普查成为美国代议政制的基础。其普查的结果可能直接影响到
A.新一届总统人选
B.参议院的席位分配
C.众议院的席位分配
D.执政党地位的变化
9.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或减少了一些“衰败选区”和小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并留出143个席位分配给其它城市。这表明当时英国
A.选举制度完善
B.责任内阁制形成
C.工业城市崛起
D.普选权得以实现
10.
有学者评价近代中国某条约内容,核定关税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大量手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此条约为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1.
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12.
《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3.
读下图,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独秀在①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B.汪精卫在②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C.中共在③召开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D.人民解放军攻占④,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
14.
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 (    )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
B.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C.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15.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1927年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本质上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等最终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6.
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
A.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B.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
C.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D.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
17.
列宁在《四月提纲》提出
A.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
B.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推翻沙皇政权
D.武装夺取政权
18.
史学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法国的无产阶级还缺乏取得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客观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法国无产阶级政党不成熟
B.巴黎公社领导者没有建立可靠的工农联盟
C.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社会发展没有达到要铲除资本主义的水平
19.
“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科学地以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下列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20.
下面是《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表,它表明新中国政权
姓名
***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
主同盟
中国
共产党
 
A.保证了各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
B.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特点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
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1.
近年来,国共两党高层接触频繁,海峡两岸关系越来越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叙述正确的是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②台湾问题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③我国最初提出“一国两制”的原则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④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