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744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二“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律文献?它的出现在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指出罗马法的实质?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列举罗马法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法律。
起源:
1、
2、
发展:
1、
2、
形成:
1、
 
2.
从古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法制进程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材料二 美国的宪法及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才是美国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和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文件,美国宪法集中表现了美国人民的民族特性和美国人的政治智慧,它创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历史新纪元。……美国宪法是美国人民对世界政治的最大贡献,是奉献给人类最宝贵财富,……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

——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指的是什么?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对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过逐渐出现的一些变化,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当然这种让步也是审慎的。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
——这大概是刻在12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就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阿尔徳伯
材料二
时间
国家
法律文献
1689年
英国
《权利法案》
1787年
美国
《1787年宪法》
1871年
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年
法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中的历史地位,分析说明它“新的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2.单选题(共16题)

4.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A. 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 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 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D. 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
5.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6.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律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称为厚实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称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
有的学者认为,“罗马国家与法律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通过暴力无条件地强加于对方的命令这突出反映在
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和颁布
B.万民法的形成
C.《査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
D.公民大会的召开
8.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指出:“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材料表明
A.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来源于罗马法
B.罗马法为近代民主政体建立提供了借鉴
C.法治原则在罗马得到有效贯彻
D.民主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罗马的兴盛与发展
9.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A.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B.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内容
C.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10.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
A.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了公民法不断调整
B.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C.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D.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
11.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规定:如原告与被告就某物发生争执,那么,原告所提起的是对物的诉讼。例如某人占有一有形物体,铁提肯定这物是他的,而占有人主张他是所有人。铁提既然主张物是他的,所以这是对物的诉讼。这说明罗马法中
A.体现了物权的法定主义原则
B.物权与债权转化是客观规律
C.所有权与占有权的性质相同
D.占有人对物的权利备受保护
12.
在《十二铜表法》产生之前,罗马元老院派出一个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当时雅典正值伯利克里时代。后来这3人是编纂《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B.罗马人曾经借鉴了希腊人的立法
C.希腊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
D.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13.
有学者对罗马法做了如下评价:“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罗马法
A.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B.完全没有按照基本立法程序制定
C.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
D.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14.
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到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
A.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
B.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
C.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15.
市民权的授予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体现。公元前89年《普劳提亚和帕皮利亚法》授予所有居住在意大利或在60天内向裁判官表示接受此等授予的人罗马市民权。公元前49年,恺撒授予波河以北的所有意大利人罗马市民权。公元212年安东尼努斯敕令把所有罗马市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上述市民权的授予行为:
A. 扩大了罗马法的权利主体
B. 保障了罗马帝国对境内的有效统治
C. 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
D. 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稳定和发展
16.
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虽然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但它同时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是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法”。罗马法之所以能够获得近代伟人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罗马法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其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以下各项与以上三种精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
B.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专制
D.维护法律公正—保证公民财产—调节经济纠纷
17.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具有()
A. 开放性和灵活性     B. 巩固统治缓和矛盾
C. 随意性和实用性     D. 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18.
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则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说明
A.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B.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19.
《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圣所生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A.是否正视纲常伦理
B.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
C.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D.是否重视法律的公平公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