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74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简答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2)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指出各部门的产生方式?
(3)当今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两者在产生方式、任职期限、行政权力上有何不同?

2.单选题(共15题)

2.
公元前406年,雅典公民大会通过处决6位将军的决议,但冤案不久获得平反;按照法律规定,提出处决动议的卡里克塞诺斯等人须对此负责,因此被法庭收押审判。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A.实行权力制衡原则
B.维护政治精英利益
C.确保公民人身安全
D.崇尚法律至上精神
3.
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维护公民平等
B.限制公权滥用
C.主张法律至上
D.追求司法公正
4.
19世纪70年代,法国农民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则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这反映了
A.君主派已经完全放弃君主政体B.共和派与君主派达成妥协
C.共和制度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D.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
5.
1713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勋爵告诉女王说,枢密院需要一段时间讨论,并强调了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安妮女王为此大发雷霆,克蒙德里也丢了官职。这件事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国王权力仍在强化
B. 内阁与国王共同进退
C. 枢密院对内阁负责
D. 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
6.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7.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以该学者的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
A.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
B.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C.倡导“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
8.
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9.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予以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
A.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B.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
C.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
D.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
10.
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从中可知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
C.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D.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
11.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模糊
B.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
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2.
观察并分析下表(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年代
阵亡人数(人)
年代
阵亡人数(人)
1937
125130
1940
339530
1938
249213
1941
144951
1939
169562
1942
87719
 
A.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B.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
13.
解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形势图,下列有关这次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C.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
D.是相持阶段对全局胜败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
14.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
B.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
C.强化了片面抗战路线
D.认可敌后游击战作用
15.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行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亊行动
A.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B.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6.
下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沈同衡在抗战结束后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题目《欢迎会》谈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党希望以军事来商谈和平建国问题
B.重庆谈判之中的军事威胁的气氛较浓厚
C.国民党借和平之名蠃得部署内战的时间
D.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