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1.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这段话意在说明
A.当时的雅典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 |
B.雅典公民具有自由平等精神 |
C.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 |
D.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 |
2.
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帝制”取代“共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 |
B.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 |
C.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
D.帝制巩固得益于经济发展 |
3.
参与制订《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认识,《1787年宪法》
A.推行两党制 |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
C.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 |
D.实行三权分立 |
4.
(题文)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
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
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
C.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
D.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
5.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法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
B.“十四年抗战”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
C.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
D.“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
7.
有人评价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说它是俄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短短8天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评价的是哪一重大事件
A.农奴制改革 |
B.二月革命 |
C.“四月提纲”发布 |
D.十月革命 |
8.
2008年2月7目的《新德意志报》载文称:“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当代中国民主的特殊性表现为
A.是大国独有的特殊民主 | B.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根基 |
C.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型 | D.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发展 |
9.
1975年3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难以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这一现象说明
A.美国反对一个中国原则 |
B.美国对外政策坚持霸权主义 |
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 |
D.“文革”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外交 |
10.
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
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
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
11.
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 |
B.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
C.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
D.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