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711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18世纪英国的立法机构中的代表权是合法政府的基础……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植做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由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而且,没有行政机构的同意,立法机构亦不得剥夺目前行政机构依法获得的任何权力。由此可见,英国政体实有优越之处,它使各方面互相牵制。
材料二美国宪法以共和主义为政体框架,试图超越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主张政府权力尤其是司法权保持与民众的适当距离,反对政府与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对于民意情绪的过度依赖;倡导全体公民美德的培养,强调政治精英领导责任、审慎理性下的共和主义政治观。共和主义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主张社会各阶层共享政权的混合政府思想体系与国家政治设计方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世纪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共和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的民主政体有何显著不同?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而因为麦价很少高过80先令,一般都在50-60先令之间,所以“谷物法”一直是起作用的。
——据夏炎德《欧美经济史》
材料二 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北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此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64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在1846-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多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
——据吴于虚、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谷物法"废除后,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英国农场主受到外国廉价粮食竞争的严重威胁,但英国农业仍然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大农场逐步建立起来,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农北机器陆续出现,并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在推广优良畜种、增加种植品种、改进排水方法等方面也都有进展。1850—1870年间,英国农北产量增加一倍。
——刘淑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谷物法”废除后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

2.单选题(共17题)

3.
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
A. 反对罗马法   B. 赞同君主制
C. 批评了民主制 D. 主张扩大公民权
4.
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法律观念”是
A.抽签选举、轮流坐庄
B.自由、平等、博爱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5.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
D.1832年议会改革
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这一规定主要调和了
A.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D.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7.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可见,其评价《南京条约》影响的出发点是
A.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基于维护人民利益
C.维护中华民族利益D.基于世界发展潮流
8.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
9.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A.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 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D. 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10.
下图是20世纪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苏联,下图所反映的大国关系所处的年代是
A.50年代B.60年代
C.70年代D.90年代
11.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这是指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D.德国分裂
12.
唐代官营手工业中广泛采用奴隶制和差役制,而宋代官营手工业对军匠和民匠原则上实行雇佣制。由此可见,宋代
A.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竞争激烈
B.政府传统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C.手工作坊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D.工匠的身份及地位有所变化
13.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14.
宋代有的农民把田产诡称献纳给僧寺、道院,有的还假立契约,诡称典卖给权势之家。还有农民将产业与人丁化整为零。这些情况导致了
A.佛道实力的膨胀B.政府税收的困难
C.租佃经济的发展D.土地兼并的加剧
15.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 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 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16.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发昌机器厂
17.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是在淸政府鼓励下创办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8.
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19.
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这说明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
C.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