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册第16课巩固测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710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5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
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 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2)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该事件带来怎样的影响?

2.选择题(共14题)

2.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 河北曲阳 B. 福建泉州 C. 江西景德镇    D. 河南开封
3.
假如你正在观赏一部关于元朝的电视剧,剧中你可能发现的错误是(  )
A.成吉思汗率兵攻灭西夏和金
B.元军攻南宋,文天祥组织军队抵抗
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
D.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
4.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宋朝词人人才辈出。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的杰出词人是(    )
A.李白B.杜甫
C.苏轼D.李清照
5.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苏轼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①书桌上有写好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条幅②墙上挂有《宋、金对峙形势图》③书柜中有印制的书籍《三国演义》一本④接待客人的椅子是方形靠背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何时来到我国?(   )
A.汉朝B.唐朝
C.元朝D.清朝
7.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
①《三国演义》   ②《史记》
③《资治通鉴》   ④《天工开物》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8.
如图,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它应该出自()
A.越窑B.哥窑
C.邢窑D.景德镇
9.
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金刚经》
D.《窦娥冤》
10.
宋朝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并正式定为中秋节。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表达了对胞弟的无限思念。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A.李清照B.辛弃疾C.苏轼D.关汉卿
11.
《资治通鉴》的内容起止于
A.黄帝传说时代至汉武帝时期B.春秋时期至北宋时期
C.战国时期至五代时期D.秦汉时期至北宋时期
12.
《资治通鉴》的取材重在历治兴衰,意在使君主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这部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它是一部( )
A.纪传体通史B.编年体通史
C.编年体断代史D.纪传体断代史
13.
《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界巨著,下列对这部作品的作者和体例表述正确的是(  )
A.司马迁,编年体B.司马光,编年体
C.司马迁,纪传体D.司马光,纪传体
14.
下列属于苏轼的作品的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B.《如梦令》C.《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D.《窦娥冤》
15.
下面作品内容描写了“六月飞雪”“感天动地”的是(  )
A.《资治通鉴》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声声慢﹒寻寻觅觅》D.《窦娥冤》

3.填空题(共4题)

16.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由________传到西方的.
17.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其中最优秀的是_____,代表作为《窦娥冤》
18.
宋代时期,书画名家群星璀璨,艺术成就异彩纷呈。其中,大画家    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苏轼、    、米芾、蔡襄,书法精妙,各具特色,人称“宋四家”。
19.
女性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励精图治,使唐朝的国力不断增强;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风格清新,感情真挚,在宋朝词坛中独树一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