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有哪些?(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是如何运用“政治智慧”来解决上述问题的。(6分)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制度转型失败的原因。(8分)
材料一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有哪些?(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是如何运用“政治智慧”来解决上述问题的。(6分)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制度转型失败的原因。(8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它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这个政治力量可以支配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的精力和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的资源,并且它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这个政治力量在它作出基本反应时似乎是不去考虑真实情况的。对它来讲,关于人类社会的大量客观事实,并不象对我们那样,是经常用来检验和修改人们看法的尺度,而是从一只摸彩的布袋中武断地、有倾向地抽出个别事实以支持既定的看法。这肯定不是一幅令人愉快的图景。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要以象解决战时重大战略问题一样的彻底精神和慎重态度,必要时,还要在计划工作方面作出同样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摘编自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材料二在过去的十年里,不结盟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它展示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前景,而到那时为止,这种关系一直受到集团激烈对峙的抑制。不结盟政策强调了各国独立、自主发展和全面、平等的国际合作的原则, 以及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
——摘编自原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在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的发言(1970年9月)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的背景、措施及其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8分)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原则和影响。(8分)
材料一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它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这个政治力量可以支配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的精力和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的资源,并且它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这个政治力量在它作出基本反应时似乎是不去考虑真实情况的。对它来讲,关于人类社会的大量客观事实,并不象对我们那样,是经常用来检验和修改人们看法的尺度,而是从一只摸彩的布袋中武断地、有倾向地抽出个别事实以支持既定的看法。这肯定不是一幅令人愉快的图景。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要以象解决战时重大战略问题一样的彻底精神和慎重态度,必要时,还要在计划工作方面作出同样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摘编自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材料二在过去的十年里,不结盟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它展示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前景,而到那时为止,这种关系一直受到集团激烈对峙的抑制。不结盟政策强调了各国独立、自主发展和全面、平等的国际合作的原则, 以及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
——摘编自原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在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的发言(1970年9月)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的背景、措施及其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8分)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原则和影响。(8分)
2.单选题- (共10题)
3.
古希腊雅典公民尽管在公民大会上可以提出新的议案,或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但是如果他的提议没有通过,就会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性命之虞。这表明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4.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由此可见,上述规定
A.保留了一些习惯法的残余 | B.充分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
C.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的利益 | D.对贵族滥用权力有所限制 |
5.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
A.国王处于“虚君”地位 | B.议会下院多数党控制政权 |
C.议会分设上院和下院 | D.形成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 |
6.
“义和团对洋教和外国的侵略者充满争议的怒火与仇恨,对洋人洋事物则持偏狭的盲目排斥态度,从而形成拼死抵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性与笼统排外的落后性交织在一起的特殊现象。”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
A.都具有革命性和落后性的双重特点 | B.斗争的首要目标都是反对列强侵略 |
C.都对外洋事物持盲目排斥的态度 | D.都曾采取“扶清灭洋”的斗争策略 |
7.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遭到破坏 |
B.地方自治加剧了清朝统治危机 |
C.地方政府获得了完全的财政自主权 |
D.社会动荡引发了地方割据出现 |
8.
民国二十六年2月21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规定:“一国之军队,必须统一编制,统一号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断无一国家可许主义绝不相容之军队同时并存者,故须彻底取消其所谓“红军”,以及其他假借名目之武力。”与该决议颁布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红军长征,战略转移 | B.国共决裂,反蒋抗日 |
C.国共对峙局面基本结束 | D.国共对峙,内战爆发 |
9.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别尔加耶夫旨在说明
A.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
B.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
C.社会主义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
D.自由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在俄国没有任何社会基础 |
10.
***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交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B.是对孙中山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延续 |
C.有利于冲破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 D.巩固了中苏两国长久的友好同盟关系 |
11.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由此可知
A.苏联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缺乏诚意 |
B.中国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 |
C.中国坚决反对苏联的攻击,中苏关系日益恶化 |
D.中国外交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 |
12.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以夷制华’。”近代中国由“以夷制夷”向“以夷制华”的转变,反映了
A.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 B.清政府逐步成为西方侵华的工具 |
C.列强侵华策略的重大改变 | D.中国外交自主性逐渐丧失 |
3.选择题- (共11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19.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blank#}1{#/blank#}方式给水加热的.一台可装200kg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一段时间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了4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blank#}2{#/blank#}J;若燃烧焦炭来提供热量,则需要{#blank#}3{#/blank#}kg 的焦炭.[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0×107J/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