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各个根据地和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大好形势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后人誉为“山沟里”的共和国。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第一、二野战纵队,分别由瑞金县的四心、梅坑地区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长征正式开始。从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也由“山沟里”的共和国变成了“马背上”的共和国。1935年10月到达了陵甘苏区吴起镇,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任务。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变更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至此。这一段“马背上”的共和国也成为历史。
——《“马背上”的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116年8月31日)
材料二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明确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就是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它激励着无数的红军战士,不管是如何残酷的战争环境,还是如何恶劣的自然条件,都坚信只要跟党走,就会有前途。每当遇有重大军事行动和战略方针问题,中共中央都及时召开相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有效地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湘江战役后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实现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方向的初步调整;扎西会议的召开,彻底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者在中共中央长达4年的统治,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红军长征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各少数民族有宗教信仰自由,“准许人民信仰菩萨,不愿当喇嘛的允许还俗”。明确宣布:不准擅自进驻喇味庙,不准撕毁藏民贴在门上的封门“神符”,不得擅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经典,部队在回民地区不得吃猪肉,等等。在长征中,红军广大指战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高中华《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山沟里”的共和国变成了“马背上”的共和国的原因,并概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红军长征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各个根据地和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大好形势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后人誉为“山沟里”的共和国。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第一、二野战纵队,分别由瑞金县的四心、梅坑地区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长征正式开始。从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也由“山沟里”的共和国变成了“马背上”的共和国。1935年10月到达了陵甘苏区吴起镇,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任务。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变更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至此。这一段“马背上”的共和国也成为历史。
——《“马背上”的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116年8月31日)
材料二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明确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就是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它激励着无数的红军战士,不管是如何残酷的战争环境,还是如何恶劣的自然条件,都坚信只要跟党走,就会有前途。每当遇有重大军事行动和战略方针问题,中共中央都及时召开相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有效地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湘江战役后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实现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方向的初步调整;扎西会议的召开,彻底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者在中共中央长达4年的统治,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红军长征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各少数民族有宗教信仰自由,“准许人民信仰菩萨,不愿当喇嘛的允许还俗”。明确宣布:不准擅自进驻喇味庙,不准撕毁藏民贴在门上的封门“神符”,不得擅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经典,部队在回民地区不得吃猪肉,等等。在长征中,红军广大指战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高中华《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山沟里”的共和国变成了“马背上”的共和国的原因,并概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红军长征胜利的主要原因。
2.论述题- (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学者费正清把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欧洲汉学家谢和耐、伊懋可,日本东洋史家宫崎市定等人也都对宋代的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事实上,我们的前辈国学大师,始终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严复先生早就指出,宋代对于现代中国人民族性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钱穆先生曾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莫不有变。”陈演恪先生有一段名言:“华夏名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讲,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钱锺书先生也说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宋代在中国历史演进序列中的重要地位,早已被敏锐洞察。时至今日,我们应该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去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
——邓小南《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宋文化与中国文明”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美国学者费正清把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欧洲汉学家谢和耐、伊懋可,日本东洋史家宫崎市定等人也都对宋代的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事实上,我们的前辈国学大师,始终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严复先生早就指出,宋代对于现代中国人民族性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钱穆先生曾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莫不有变。”陈演恪先生有一段名言:“华夏名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讲,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钱锺书先生也说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宋代在中国历史演进序列中的重要地位,早已被敏锐洞察。时至今日,我们应该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去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
——邓小南《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宋文化与中国文明”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3.单选题- (共13题)
3.
古希腊雅典公民尽管在公民大会上可以提出新的议案,或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但是如果他的提议没有通过,就会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性命之虞。这表明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4.
“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但国王依然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法律意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国王扔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
B.干预立法 |
C.招募军队 |
D.任命大臣 |
5.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引发了军阀割据 |
B.强化了中央集权 |
C.结束了君主专制 |
D.实现了民族独立 |
6.
2009年,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段话表明该书作者
A.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
B.认可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 |
C.高度赞扬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合理性 |
7.
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的论述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B.村民委员会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8.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内,同11个国家建交,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除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邻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②朝鲜战争的冲击
③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
④“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影响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②朝鲜战争的冲击
③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
④“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9.
《文史哲》中说:“我国自明代起,棉布即逐步取代麻、丝,成为人民最重要的衣被材料;清中叶,已有每年约三亿匹(按标准土布每匹3.633方码计)商品布的市场,并出口国外。”但在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中,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古代社会出现这一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
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
C.棉花传人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
11.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在近代经济领域亦然——新旧经济成分并存、新的经济因素兴衰更替、经济结构处于渐变当中。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中引起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动,促进了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下表中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
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
13.
《本草纲目》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这一成就
A.奠定现代生物分类学基础 |
B.借助西学东渐的科技成果 |
C.体现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 |
D.反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
14.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是尺度”,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启蒙思想家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从中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
B.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
D.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