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 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
(3)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地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各自结果如何?(2)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万隆会议上,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施加各种影响,阴谋破坏会议、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一些国家或者出于对新中国不了解或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唆使下攻击中国代表团。会议发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可能不欢而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应该怎么办?
课堂上同学们热烈讨论,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学生A:中国不是来受气的。面对这种不公正的礼遇,要进行有力地反击、无情地批驳,来捍卫祖国的尊严。
学生B:随便他们吆喝,不予理睬。
请回答:(1)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中国代表团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2.论述题- (共1题)


图1 1937年清明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 图2 1939年成吉思汗陵西迁示意图
1939年,绥远形势告急,国民政府应蒙古族上层爱国人士的请求,派大员率军与蒙旗各界代表,共同迁陵。途径延安时,***敬献了花圈,边区政府秘书长恭读了祭文,祭祀之后,延安各界人士瞻仰了成吉思汗灵枢。成陵西迁,阅时教月,历地千里,各城镇乡民,宁断隔夜之炊,亦踊跃宰牲献醴,祭奠我中华民族英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英灵,人人舒张民族正气,个个藐视倭奴气焰。(据陈琳《成吉思汗陵西迁始末》等)
结合时代特征,解读以上材料所揭示的历史信息。3.单选题- (共16题)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
A.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
D.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
A.发动北美独立战争 |
B.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
C.建立美国联邦政府 |
D.开创总统连任两届先例 |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
B.君主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
C.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D.国王完全处于“统而不治”的境地 |

A.美国两党本质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
B.两党对垒轮流执政是美国政治的特色 |
C.美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的内耗 |
D.美国的政党制度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保障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

A.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 B.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 D.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
A.近代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
C.中国人民从此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
D.中华民族实现了真正独立和解放 |
A.英国的伦敦 | B.法国的巴黎 | C.俄国的彼得格勒 | D.中国的南京 |
A.《告台湾同胞书》 |
B.“九二共识” |
C.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
D.***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
A.“一边倒”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另起炉灶” |
D.“独立自主不结盟”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
C.出席万隆会议时 |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
B.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发展潮流 |
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
D.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
4.选择题- (共4题)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