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三)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69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采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于众,限制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的数量。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2)概括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法律原则。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律制度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

2.单选题(共24题)

2.
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3.
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权威
B.理性
C.法律
D.宗教
4.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
A.开启了英国权力中心在议会的政治格局
B.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
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
D.标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
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全国掀起抗议浪潮,各地的口号是:“议会!议会!除了议会不纳税!”“只要我们有两头牛,就愿意出售一头来资助陛下,但必须通过议会!”材料充分表明(  )
A.当时议会是最高统治者
B.纳税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
C.议会必须按民众要求资助国王
D.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6.
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B.立法、司法分权制衡
C.中央政府、州合理分权
D.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7.
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政治生活的漫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美国政党政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美国政党政治实现了竞选对手的公平竞争
C.国会与总统选举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
D.美国国会或总统选举在程序上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8.
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A.两党分歧日趋扩大B.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C.共和党是国会多数党D.两党对峙的格局尚未形成
9.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专制主义思潮盛行
C.具有民主选举基础
D.国会对政府有监督权
10.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其焦点表现为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
C.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11.
(题文)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广州人民对洋货的抵制
C.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12.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C.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D.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13.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14.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15.
《辛丑条约》规定:“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之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这一规定反映了西方列强意图对中国进行
A.武力震慑
B.文化侵略
C.严刑惩凶
D.心理征服
16.
在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的一座山顶上树立着高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下图)。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下列不可能成为其历史依据的是
A.四川是抗日战争的后总方
B.红军在四川活动时间长、范围广
C.红军在四川境内斗争最艰苦
D.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17.
电影《建国大业》中国民党海军司令陈绍宽说:“打日本人是荣耀,但现在中国人打中国人,这事我不干。”据此我们可判断,此时应是
A.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B.国民党正在全力抗日
C.两党合作共赴国难
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18.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各民主党派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斗。这些现象反映当时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C.多党合作制度一度停止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
19.
2013年12月31日,山东威海与台北的空中直航首航成功。通航是海峡两岸实行的“三通”之一,除了通航,其他“两通”指的是
A.通邮、通路B.通邮、通电
C.通邮、通商D.通信、通路
20.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
A.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
图中四件大事与下列主题依次对应的正确顺序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一边倒”
③“求同存异”
④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22.
下图是英国政治家维克多·薇兹笔下的一幅关于中苏关系的作品。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手持镰刀,中国领导人***手持铁锤,正在进行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对这幅作品的解读错误的是
A.反映了中苏关系的恶化B.两国领导人政见的不同
C.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D.中苏实行“乒乓外交”
23.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赞同地说:“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缓和局势、和平共处,本是我们的口号,现在艾登(英国外交大臣)尼赫鲁都说了,形势大变了,我们应与一切愿与我建立关系的国家建立工作。”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新中国决定以真正的不结盟作为自己的外交政策
②新中国开始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③新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 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 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 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5.
1920年1月,北大学生张国焘、康白情、许德珩等到上海拜访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说:“你们学生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是很好的,你们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如果我现在给你们五百支枪,你们能找到五百个真正不怕死的学生托将起来,去打北京的那些败类,才算是真正革命。”许德珩等回答:“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势力,在那里艰苦奋斗,学生们赤手空拳不顾生死的与北京政府抗争,只因为没有拿起枪来,就不算革命吗?”下列归纳以上两种观点的思维角度的选项是
A.五四运动非革命/ 五四运动是革命B.五四运动是学生反政府/ 学生反旧思想旧势力
C.革命是暴力夺权/ 革命是和平请愿D.革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文化运动也能促进变革

3.选择题(共3题)

26.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动力F1{#blank#}1{#/blank#}F2,拉力对滑轮组做的功W1{#blank#}2{#/blank#}W2(选填“>”、“<”或“=”).若将甲图中的物重减小,则其机械效率{#blank#}3{#/blank#}(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28.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