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点燃“星星之火”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远征”?“远征”途中召开的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点燃“星星之火”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远征”?“远征”途中召开的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编者注:新世界即“新大陆,,)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材料二

(1)材料一说明世界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编者注:新世界即“新大陆,,)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材料二

(1)材料一说明世界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适应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需要,出现专职的教师。他们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进行巡回讲课或指导,教授修辞学、政治学、辩论学,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观点?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什么思想?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适应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需要,出现专职的教师。他们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进行巡回讲课或指导,教授修辞学、政治学、辩论学,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
——摘编岳麓版教材《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 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摘自岳麓版教材《文化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材料中“专职的教师”又被称作什么?指出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观点?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什么思想?
2.单选题- (共17题)
8.
彼得格勒的起义部队向冬宫进发,爬过木柴堆成的街垒,踩到原来守卫在这里的士官生丢弃的枪支;人行道上堆积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所用的两枚炮弹击中冬宫屋檐时崩碎的泥灰。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
B.普法战争 |
C.美国独立战争 |
D.俄国十月革命 |
17.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特点是
A.清新婉约 |
B.刚健豪放 |
C.通俗易懂 |
D.沉郁悲壮 |
18.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传入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所有工具”是指
A.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
B.瓦特改良蒸汽机 |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
D.爱因斯坦相对论 |
20.
1983年12月,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将军亲自挥笔命名“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
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
C.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 |
D.21世纪初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备受鼓舞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