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643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与众议: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2.单选题(共22题)

2.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发展中的最大贡献是
A.民主的制度
B.自由的传统
C.法律的建设
D.国家的统一
3.
以下对雅典和古罗马民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而实行的
B.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
C.雅典和罗马人人都可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D.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
《十二铜表法》的编纂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B.给平民带来了好处
C.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D.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5.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 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成文法
B. 法律理论--习惯--成文法--习惯法
C. 成文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 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6.
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光荣革命
D.责任内阁制
7.
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获得306张选举人票,当选第45任美国总统,而特朗普的选民选票却落后于对手希拉里280多万张。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B.政治生活中女性仍处弱势
C.国会议员的选票至关重要
D.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度
8.
下列法律文献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9.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在一本著作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10.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他们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
12.
民国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新蜀报》的社论写到:“华北方面,我军采取英勇的攻势,所获战果,最为伟大,在三年抗战中,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记录。”该社论评论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13.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皇帝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为中国之害”。对咸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
A.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B.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C.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认识到列强派员驻京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最大
14.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5.
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相继迎来60周年大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最早成立于西藏地区
C.实现了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D.被《共同纲领》正式确认
16.
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
C.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
17.
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
A.全国人大成立的组织基础正逐步奠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宣告结束
18.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于2017年3月26日揭晓,现年59岁的香港人林郑月娥获得777张有效选票,高票当选香港第五任特首,并于4月11日接受了国务院颁发的任命状。林郑月娥于2017年7月1日正式上任,她表示将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局面。这主要体现了香港
A.享有与大陆完全对等的国家主权
B.在“一国两制”下享有高度自治权
C.享有高度自治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D.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19.
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这个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致力解决朝鲜、印度支那问题
C.是日内瓦会议
D.是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21.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在印度的万隆召开
B.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22.
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至2017年7月,中国先后参加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3.5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
A.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3.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人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3.选择题(共1题)

24.一共有12只兔子,每6只放一个笼子,可以放多少个笼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