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存在着民主权力的制约,梭伦开始赋予国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使之互相制约。……雅典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权眼的划分比较策统而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行政、司法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行政、司法都要对立法机关负责,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与雅典在分权制约方式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材料一:雅典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存在着民主权力的制约,梭伦开始赋予国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使之互相制约。……雅典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权眼的划分比较策统而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行政、司法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行政、司法都要对立法机关负责,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
一一摘编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在美国,立法权由国会掌握,参议院代表美国各州,所以参议院由各州选出,每州两名,共100名;众议院代表美国人民,所以众议院议员在全国由相同人口划分出的选区选举选出,共435名;国会拥有立法权、修改宪法权、对外宣战权、监督财政权等四大国家权力。行政权由总统掌握。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陆海 空三军总司令他对选民直接负责,国会对他的政治行为不得干涉。总统以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的方式行使立法倡议权。一一摘编白许鑫《分权制衡思想演变及对沔方政治制度构建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与雅典在分权制约方式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遏制苏联,不再对德国嫉恶如仇,而是扶植德国。它设法重建资产阶级政党,力图保持德国原有工业结构、复兴德国经济,同时积极策划美占区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法国在70年中3次受德国之害,对德国的东山再起最为警惕。为了保证自己在西欧的地位,法国力主分割德国,拒绝西方3区合并,但是这种对德强硬政策缺少相应的实力作基础。当时的法国实际上已经沦为二流国家,战争的破坏和战后初期的困难使法国不得不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材料二 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是实现欧洲联合。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机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独立作用。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 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遏制苏联,不再对德国嫉恶如仇,而是扶植德国。它设法重建资产阶级政党,力图保持德国原有工业结构、复兴德国经济,同时积极策划美占区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法国在70年中3次受德国之害,对德国的东山再起最为警惕。为了保证自己在西欧的地位,法国力主分割德国,拒绝西方3区合并,但是这种对德强硬政策缺少相应的实力作基础。当时的法国实际上已经沦为二流国家,战争的破坏和战后初期的困难使法国不得不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材料二 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是实现欧洲联合。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机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独立作用。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
——以上材料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处理战败国德国的问题上,美法两国的主张有何不同?材料一反映了战后初期美国和西欧怎样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单选题- (共18题)
3.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
4.
公元前3世纪,罗马阿奎里亚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或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该规定
A.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B.确保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
D.注重维护商业交易的公平性 |
5.
罗马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白日行窃,除用武器拒捕外,不得杀之。”这项规定
A.推动了罗马法由成文法向习惯法转变 |
B.确保了罗马境内所有居民权利的平等 |
C.反映出罗马法的本质是阶级斗争工具 |
D.说明了古罗马法重视案件的区别 |
7.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表明
A.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 |
B.德国国家结构呈现联邦制特征 |
C.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 |
D.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受到遏制 |
9.
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些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说明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曾出现反弹 |
B.国王违背法律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
C.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
11.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条规定:“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
B.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
C.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
D.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
12.
《资政新篇》批判重农抑商,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牟利,鼓励私人资本。这说明《资政新篇》( )
A.注重广大民众利益 | B.符合太平天国实际 |
C.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
13.
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 |
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 |
14.
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将以前被充公的天主教产赔还”,“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这些规定
A.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
B.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
C.为列强在华建立租界提供依据 |
D.便利了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 |
15.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这个条约,既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国家尊严跌至谷底,也是中国重新起步、从头开始的起点。”这里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16.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据统计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右,一度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
A.国民政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
B.国民党的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力量 |
C.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 |
D.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战成为中流砥柱 |
17.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这说明列宁( )
A.主张立即进行暴力革命 | B.要求工人监督政府权力 |
C.反对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D.主张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
18.
***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意在强调政治协商会议
A.成为联合执政机构 |
B.仍是国家立法机关掌握着立法权 |
C.职能已被人大取代 |
D.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 |
19.
截止2014年1月,我国海军已派出16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共护航中外船舶5400余艘。中国已向20余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观察员、民事督察和民事官员以及工程兵部队。这反映了
A.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 |
B.中国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C.中国稳步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D.中国和平崛起理念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不断强调日本完全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大多数日本媒体也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认为这是奠定21世纪日本外交基础的最主要课题。这一主张反映了日本
A.随着经济发展军国主义抬头 |
B.对外政策不再追随美国 |
C.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
D.奉行独立和平外交政策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