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单元提升检测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626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思想的进步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材料二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乙中国旧思想
丙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国家的权力,扶植和保护人民的权
利,自由择业,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图一孔子坐于高台之上,学生围坐四周;图二雅典老师与学生站在一起平等交流。教法上看,孔子传道式,雅典讨论式。)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其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法英两国经济思想各自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单选题(共15题)

2.
“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公民大会的辩论机制
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
D.人民主权的观念
3.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表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4.
由美国人出版的《纸——进步的带头人》一书写道:“从公元二世纪初中国发明造纸术后,这秘密保守了很长时间,然后像蜗牛似地传播到东亚、巴格达、开罗、摩洛哥,历时1000年,再经过400年传遍欧洲,直到1694年才传入美国。”由此判断促进其传播的有利因素有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
②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尼采说:“悲剧恰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由此可以看出(  )
A.悲剧是希腊乐观主义的表现B.人文精神决定古希腊文化发展
C.悲剧是古希腊文化的自我追求D.悲剧表现了古希腊人民的愿望和寄托
6.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7.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支持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9.
小周同学在学习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后认为,“三权分立”的主张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有一致之处。这是因为它们
A.都主张权力制约
B.都强调权力集中
C.都主张分权制衡
D.都认可君权无限
10.
伊索克拉底说:“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够体现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
①漫长的海岸线,风光旖旎
②集体管理的民主制度
③人文主义精神
④泽被后世的法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1.
“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是宗教改革运动。”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三者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D.破除了宗教观念的束缚
12.
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
13.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卓越、现世娱乐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的核心是
A.建功立业B.人文精神C.民主法制D.忠于信仰
14.
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15.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
大前提:柏拉图主张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结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该推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

3.选择题(共7题)

17.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有关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18.多项式x+2y与2x﹣y的差是(   )
19.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20.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21.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22.

下图是福特汽车的标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标志设计者把英文Ford设计成像一只奔跑的小白兔图案。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    )

23.

下图是福特汽车的标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标志设计者把英文Ford设计成像一只奔跑的小白兔图案。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