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重要的国家大事有:
选举将军和其他高级公职人员;宣战和靖和;决定一切外交问题,其中包括缔结同盟条约;听取高级公职人员的报告;公布各种决议。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十将军委员会。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所示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有哪些创新。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重要的国家大事有:
选举将军和其他高级公职人员;宣战和靖和;决定一切外交问题,其中包括缔结同盟条约;听取高级公职人员的报告;公布各种决议。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十将军委员会。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所示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有哪些创新。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镯(免)除工商业各项限制;鼓励华侨投资.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这条道路与俄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材料一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镯(免)除工商业各项限制;鼓励华侨投资.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陈旭麓主蝙《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政府属于什么性质的政权?分析该政府的建立及其施行的措施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这条道路与俄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一书中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利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第三次权利转变指的是什么?这一转变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一书中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利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第三次权利转变指的是什么?这一转变有什么影响?
2.单选题- (共21题)
4.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
5.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
B.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
7.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 B.分权与相互制衡 |
C.总统权力至上 |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
8.
史学界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与英国“相互妥协,渐进改革”的现代化进程特点相比,法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的特点是
A.政局动荡,曲折复杂 |
B.政局稳定,和平斗争 |
C.捍卫统一,平定内乱 |
D.社会改革,王朝战争 |
10.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同学在总结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其中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
B.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
C.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
D.鸦片战争→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
11.
***一生创作诗词众多,下列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诗句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B.收拾金贩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C.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13.
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曾先后肩负起民主革命使命 |
B.划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
D.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
14.
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等几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
B.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
C.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 |
D.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 |
15.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人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 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 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A. 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 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16.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A.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
B.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
C.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17.
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 |
B.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天才设想 |
C.批判继承了19世纪优秀的思想成果 |
D.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
18.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②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③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的决议
④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②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③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的决议
④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③⑤ |
D.②①③⑤④ |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20.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一理念作为新中国外交领域的方针提出是在
A.中美关系缓和时 |
B.亚非会议上 |
C.日内瓦会议上 |
D.中日邦交正常化时 |
21.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为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
23.
美国某学者曾经在其著作中写到:“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己经受到一些限制。”美国当时受到限制的国际力量主要有
①欧共体
②日本
③俄罗斯
④中国
①欧共体
②日本
③俄罗斯
④中国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4.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战略格局进入了一个转型期。两极世界对峙的结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下列关于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多极格局己然形成 |
B.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 |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D.“单极世界”形成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