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以上三幅圣母像中那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2分)
(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即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孟德斯鸠和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提出了那些重要政治主张?(4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
(4)在中国近代史上,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推动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请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特点。(4分)
材料一: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1)张之洞的言论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2分)
材料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三: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三《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分)
材料四: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陈独秀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科学与人权并重”。结合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对此观点加以分析。(3分)
材料五: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结合图9及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3分)

材料六: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5)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6分)
2.单选题- (共13题)
A.加奈隆肯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 B.加奈隆说出了雅典民主的荒诞 |
C.加奈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评K^S*5U.C#O | D.加奈隆正确分析了雅典民主的特点 |
A.“60年,走出中山装的国度”:个性化、多元化的服饰,成为人性解放的重要一环 |
B.“60年,婚礼告别革命”:我们正迎来一个婚俗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 |
C.“60年票证生活”:改革开放前30年常被称为“票证社会”,后30年则可称为 “证照社会” |
D.“60年民主政治”:改革开放前缺乏民主制度,改革开放后建立民主制度 |
A.多极化格局出现 |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 D.中苏关系缓和 |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 |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 |
C.美国建立北约以保证西欧安全 |
D.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
直隶(含天津) | 江苏(含上海)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湖北 | 奉天 | 其余省份 |
58% | 19.82% | 5.37% | 4.22% | 3.96% | 2.56% | 2.43% | 2.43% | 1.02% |
该组统计数据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
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
A.它不是自发的,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种反应 | B.洋务运动对其产生有诱导作用 |
C.它根源于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 | D.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并存 |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 | C.人民公社 | D.“一五”计划 |
A.新航路开辟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A.兰新铁路建设 | B.“两弹一星”成功 | C.大庆油田建成 | D.青藏铁路通车 |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③“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④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①古典主义 ②浪漫主义 ③批判现实主义 ④荒诞派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10题)
阅读短文, 判断句子对错。
I am 8 years old. I have 2 pencils. I have 4 rulers. I have a friend. Amy is 9 years old. She has 9 pencils and a ruler.
I'm eight years old.{#blank#}1{#/blank#}
I have 2 friends.{#blank#}2{#/blank#}
I have five rulers.{#blank#}3{#/blank#}
Amy has nine pencils.{#blank#}4{#/blank#}
Amy is nine. {#blank#}5{#/blank#}
阅读短文, 判断句子对错。
I am 8 years old. I have 2 pencils. I have 4 rulers. I have a friend. Amy is 9 years old. She has 9 pencils and a ruler.
I'm eight years old.{#blank#}1{#/blank#}
I have 2 friends.{#blank#}2{#/blank#}
I have five rulers.{#blank#}3{#/blank#}
Amy has nine pencils.{#blank#}4{#/blank#}
Amy is nine. {#blank#}5{#/blank#}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