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是近代宪法的策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们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为“不成文宪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材料二:
材料三: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了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介绍你最熟悉的一件英国宪法性法律,并作出简要评价。(6分)
(2)根据图表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及其成因。(4分)
(3)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哪一年什么机构颁布的?(4分)
(4)综观以上各国宪法及其变化发展,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材料一:英国是近代宪法的策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们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为“不成文宪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材料二:
时间 | 政体 | 国体 |
大革命之前 | 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君主专制) | 封建专制 |
1789-1792年 | 君主立宪制(1791年通过宪法) |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
1792-1804年 | 法兰西第一共和(1793、1795、1799、1802年宪法) | 资产阶级共和制 |
1804-1814年 |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宪法) | 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
1814-1830年 | 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宪章) | 半封建性质 |
1830-1848年 | 七月王朝(1830年宪章) |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
1848-1852年 |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宪法) | 资产阶级共和国 |
1852-1870年 |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宪法) | 资产阶级帝国 |
1870-1940年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 | 资产阶级共和国 |
材料三: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了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介绍你最熟悉的一件英国宪法性法律,并作出简要评价。(6分)
(2)根据图表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及其成因。(4分)
(3)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哪一年什么机构颁布的?(4分)
(4)综观以上各国宪法及其变化发展,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2.单选题- (共18题)
6.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 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A.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 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7.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这一历史事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9.
(2008年天津文综卷)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
10.
《资政新篇》中说:“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洪仁玕已初步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先进性 |
B.洪仁玕主张中外自由通商,但不准深入内地 |
C.洪仁玕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
D.洪仁玕主张在中国采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11.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
C.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 |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 |
12.
(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法马尾海战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13.
有学者认为,遵义会议开始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正确历程,其理由是
A.标志着***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 B.确立了以***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C.确认***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D.标志着***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
14.
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15.
1917年4月16日,列宁和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就是( )
A.《四月提纲》 | B.《和平法令》 |
C.《土地法令》 |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16.
2005年俄罗斯政府首次在苏联解体后举办了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你认为俄罗斯重新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可能是
A.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认识实现了思想统一 |
B.俄罗斯要回归社会主义道路 |
C.十月革命在俄国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 |
D.俄罗斯要向社会主义国家表示友好关系 |
17.
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深入到运动中去。”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A.要把自己写的科学书应用于生产领域 | B.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
C.多参加革命运动比写科学书更重要 | D.要把空想社会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
18.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 B.空想社会主义者 | C.巴黎公社领导人 | D.第一国际领导人 |
19.
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
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 |
C.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
3.选择题- (共8题)
21.“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引用了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后有“清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自勉于史,筹谋复兴之路,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主要强调
22.中国计划于2013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这反映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能够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能够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26.马谡是诸葛亮的一员大将,从小熟读兵书。诸葛亮派他去守街亭,他认为是大材小用。在排兵布阵时,他又自恃己能,拒绝副将王平的正确建议,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为了整肃军纪,只能挥泪斩马谡。这个故事说明()
①骄傲是前进的敌人,是失败的祸根②人一旦骄傲,就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③自尊自信的人应该谦虚④自尊自信的人能借鉴、听取别人的建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