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60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2/1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材料三:
第5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12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第16条 建立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17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63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形式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立的政体类型以及该政体与材料一所述国家政体的相同点。
(3)材料三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可区别?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我们的经济由于多年沉重和不适宜的战争支出受到了严重损害,我们社会的政治统一遭到破坏,几十年都不会恢复。……根据我的判断,事后证明我们错了。我们高估了失去越南对西方安全的影响。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目的。(2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及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2.单选题(共12题)

4.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件事反映了雅典
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B.民主政治得到充分体现
C.民主政治存在局限,导致国家权力误用D.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
5.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6.
罗马法不断积累和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A.罗马法学家的不断努力B.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
C.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D.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
7.
英国资产阶级将1688年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政变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
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妥协
C.没有流血而获得成功
D.标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
8.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两党选举竞争异常激烈。但没有造成政局不稳,其主要原因是
A.两者的根本利益相同B.美国法制健全C.两党相互牵制D.民主政治已完全实现
9.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10.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内容的是
A.割香港岛B.五口通商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协定关税
11.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12.
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
A.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张国焘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13.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4.
俄国二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C.建立了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权D.俄国退出战争
15.
时至今日,妨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因素有
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②国际上的反华势力
③“两个中国”“一边一国”的活动
④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3.选择题(共7题)

16.

说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并说出理由

1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18.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

N

S

O

Si

原子半径/1010 m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F>H2O>NH3

②离子半径:Na+>Mg2+>F

③电子数:H2O>OH>﹣OH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6H5O>HCO3

⑤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21.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22.下表列出了①~⑥六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