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认为他“实倡先声”是指什么?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运用这一观点,他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认为他“实倡先声”是指什么?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运用这一观点,他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
2.单选题- (共18题)
3.
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这说明斯多亚学派( )
A.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人文思想 |
B.其自然法理论是罗马奴隶制瓦解的思想基础 |
C.抨击批判奴隶制度 |
D.提倡解放与释放奴隶 |
4.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B.国王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
C.议会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
D.全体公民参与程度高,民主比较彻底 |
5.
漫画《转动地球》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对外政策。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


A.支配布雷顿森林体系 |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
C.主导构建世界贸易体系 | D.提出和实施马歇尔计划 |
6.
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亮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羡,副者始分身自为贾。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走长途而赴京城,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千万金之家也,微人四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这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据以上材料,你认为顾炎武所说的徽商发家致富的原因有以下①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 ②徽州人很团结,注意互相帮助 ③徽州人还崇尚节俭,不奢华 ④政府的大力支持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据以上材料,你认为顾炎武所说的徽商发家致富的原因有以下①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 ②徽州人很团结,注意互相帮助 ③徽州人还崇尚节俭,不奢华 ④政府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7.
政府对商品征收重税,明朝时期“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商人还必须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政府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 B.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
C.最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9.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它)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下列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理解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
B.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
C.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
D.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10.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
A.劳役地租被货币地租取代 | B.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
C.西欧各国海外市场的扩大 |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
12.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D.甲—道,乙—墨,丙—儒,丁—法 |
13.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而不是从神学中引伸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 B.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
15.
卢梭认为,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对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
A.向往原始社会 | B.反对科学文化知识 |
C.对理性的反思 | D.强调人文主义 |
16.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 |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
C.三项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
D.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17.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反映唐代和谐社会生活的有 ( )
①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②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③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④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①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②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③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④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
***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篇文章应发表于
A.五四运动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