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依据材料回答,诗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导致这次“远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以旅游的形式带着人们重走“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为此拟定一条路线。
(3)你认为长征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依据材料回答,诗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导致这次“远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以旅游的形式带着人们重走“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为此拟定一条路线。
(3)你认为长征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单选题- (共11题)
3.
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
A.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 | B.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
C.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 D.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 |
4.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义和团
A.极端排外情结 |
B.盲目排斥洋货 |
C.滥杀无辜百姓 |
D.维护传统社会 |
6.
1938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在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由此可见“宜昌大撤退”的意义在于
A.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
C.增强了国民党“围剿”红军的力量 |
D.阻滞了日本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 |
7.
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这种情况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A.第一国际成立的宣言书 | B.声援巴黎公社的倡议书 |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总结性文件 |
8.
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
A.掀起了二月革命 | B.发表了《四月提纲》 |
C.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9.
下列为某班同学收到四张明信片的邮寄地址,其中邮寄地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不相符合的是
A.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
B.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自治镇人民政府 |
C.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公安局 |
D.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10.
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一国两制”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社会主义原则 | B.和平共处原则 |
C.实事求是原则 | D.民族平等原则 |
11.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的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 |
C.中国抗美援朝胜利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