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材料二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同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三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努力的史实。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之所以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请你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概括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材料二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同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三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努力的史实。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之所以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请你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概括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边漫画名为“北约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漫画中的山姆大叔口叼雪茄,一手掐住法国的脖子,另一手搭在联邦德国的肩上,身体呈一个大大的“T”字形。联邦德国在美国的“照顾”下,双腿交叉成“O”字形,而可怜的法国则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双手支地,身体呈“N”字形。中间是被美国压在胳膊下的英国,一副不甘心的样子,身体如一个“A”字形。“NATO”恰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英文缩写。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成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并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人民日报》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美国为实现这一关系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关系的形成结果如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70年代“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为推动世界和平所采取的外交措施。
材料一下边漫画名为“北约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漫画中的山姆大叔口叼雪茄,一手掐住法国的脖子,另一手搭在联邦德国的肩上,身体呈一个大大的“T”字形。联邦德国在美国的“照顾”下,双腿交叉成“O”字形,而可怜的法国则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双手支地,身体呈“N”字形。中间是被美国压在胳膊下的英国,一副不甘心的样子,身体如一个“A”字形。“NATO”恰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英文缩写。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成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并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人民日报》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美国为实现这一关系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关系的形成结果如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70年代“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为推动世界和平所采取的外交措施。
2.单选题- (共18题)
3.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与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他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
A.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 B.创造出了抽签、投票等民主形式 |
C.使所有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政 | D.易导致权力的误用、滥用 |
4.
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 B.都体现了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
C.本质上维护平民的利益 | D.都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6.
2010年5月11日布朗辞职,卡梅伦成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第12位首相。其实,英女王和卡梅伦同是英国国王威廉四世(William IV)父亲的嫡系后代。卡梅伦是威廉四世的第七代嫡孙。按辈分,英 女王是卡梅伦的姑奶奶。卡梅伦成为首相,是因为他( )
①是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父亲的嫡系后代
②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有血缘关系
③赢得许多保守党政要的支持而当选为党魁
④所领导的政党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
①是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父亲的嫡系后代
②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有血缘关系
③赢得许多保守党政要的支持而当选为党魁
④所领导的政党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8.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 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
C.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兴起 |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
9.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 B.红军长征的胜利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10.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战 |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11.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据此判断,此战役是: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12.
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性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存在,反映了()
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 | B.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
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 D.国民党迫于国内和平的压力作出了让步 |
13.
在某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席反驳道:“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这一会议的背景是
A.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 | B.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 |
C.七月事件促使斗争策略的改变 |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
14.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下列有关“这种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是其诞生的经济根源 |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其诞生的标志 |
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
D.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
15.
某博客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文章中,涉及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C.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
D.“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
16.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B.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
C.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D.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
17.
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第26届联大 |
D.雅尔塔会议 |
18.
尼克松说:“我知道……使我们(中美)走到一起的原因,是我们都认识到世界的新形势,是我方认识到重要的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策,以及我们的政策。”材料中“世界的新形势”指( )
①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 ② 欧洲联盟成立
③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①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 ② 欧洲联盟成立
③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19.
欧共体是西欧国家推行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它的形成被称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对其“涅槃”“重生”起了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
A.美国力促西欧联合 | B.法德两国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
C.苏联的威胁 | D.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20.
《世界当代史》中写道:“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核国家。从70年代起,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日本积极开展多边自主外交、联邦德国也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这充分表明( )
A.“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 B.美国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
C.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 D.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