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历史高一年级期末自测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588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假设你是一位对政治时事非常感兴趣的欧洲人,生活在19世纪,通晓英法德俄四种语言,还酷爱旅游,欧洲各大国都被你游历过,并且你还在19世纪中期到美洲的一个讲英语的大国游历过。请根据你的见闻描述一下当时欧美各大国发生的大事及你的感想。
注意:发生的事件要符合历史事实,细节部分可以通过想象加以虚构,但要符合逻辑。
2.
阅读以下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关的材料:
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人(1934年)
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便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材料三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人口,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了七人,还要进行突击(扩大红军),这当然不现实。”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四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146期(1934年)
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19题)

3.
在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
C.十将军委员会D.人民代表大会
4.
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和完成建立罗马法体系任务的皇帝是
A.屋大维和查士丁尼
B.梭伦和屋大维
C.狄奥多西二世和哈德良
D.梭伦和伯利克里
5.
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农民力量的壮大
D.金融资本主义的发展
6.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政体是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共和制
C.内阁制共和制
D.代议制
7.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不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是
A.宰相对议会负责B.宰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C.宰相只对皇帝负责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8.
1856年秋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主要标志是
A.攻占南京
B.东征和西征取得胜利
C.李秀成率军攻至上海近郊
D.取得三河镇大捷
9.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0.
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实质上反映了
A.作战方针的不同
B.战略战术的不同
C.认识水平的不同
D.阶级本质的不同
11.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主要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C.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D.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
12.
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为
A.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C.废除农奴制的革命
D.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13.
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4.
在我国的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建立的是
A.西藏自治区
B.新疆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自治区
15.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中国刚成立规定的内容
A.首都
B.国旗
C.国歌
D.国徽
16.
1998年,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的制度是
A.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 《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7.
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在外交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组织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东亚国家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18.
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而言,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
A.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对日本的刺激
B.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C.确立“贸易立国”思想,扩大进出口贸易
D.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改造
19.
苏联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是在
A.1988年,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后
B.“苏联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成立后
C.“八一九”事件后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
20.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形成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21.
决定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B.国际组织的建立
C.帝国主义扩军备战的结果D.经济的发展

3.选择题(共4题)

22.饮用水质量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23.饮用水质量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24.李克强说,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其中蕴含的方法论是(    )

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②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25.李克强说,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其中蕴含的方法论是(    )

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②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