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
——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材料二1787年宪法是新大陆第一份具备高度法律意义的文件,与之相当的就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和1787年宪法都包含了私法和公法两大门类。但是,在罗马,这两大门类之间并没有清楚的区分,甚至也不存在形式上的划分,而1787年宪法则以公法和私法之间严格的内容和逻辑划分为特征和性格。使人吃惊的是,最终的局势和未来的发展表明,在罗马,私法元素具备了压倒性的地位;而在美国,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公法元素或者说宪政元素获得了这个地位。
——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比较》
材料三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为了使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有章可循”,惯于专断的普鲁士首相竟然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宪法草案送给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强行通过。故而有人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部法律对世界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相同贡献。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形式和内容的特点。
材料一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
——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材料二1787年宪法是新大陆第一份具备高度法律意义的文件,与之相当的就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和1787年宪法都包含了私法和公法两大门类。但是,在罗马,这两大门类之间并没有清楚的区分,甚至也不存在形式上的划分,而1787年宪法则以公法和私法之间严格的内容和逻辑划分为特征和性格。使人吃惊的是,最终的局势和未来的发展表明,在罗马,私法元素具备了压倒性的地位;而在美国,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公法元素或者说宪政元素获得了这个地位。
——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比较》
材料三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为了使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有章可循”,惯于专断的普鲁士首相竟然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宪法草案送给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强行通过。故而有人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部法律对世界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相同贡献。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形式和内容的特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己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温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
——姜守明《高中英国史教学与史学范式》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首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钧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试以近代英国政体的变革为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何差异?
(3)综合材料一、二,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材料一 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己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温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
——姜守明《高中英国史教学与史学范式》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首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钧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试以近代英国政体的变革为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何差异?
(3)综合材料一、二,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3.
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材料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材料:(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材料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2.单选题- (共9题)
4.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
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5.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privilegianeirrogant。”意即“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
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 |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
6.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783年他获任首相,时年24岁。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权力中心 |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
7.
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詹姆斯二世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法国靠拢,严重危害了英国利益。面对此问题,英国资产阶级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
8.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此“怪物”是指()
A.君主立宪制国家 | B.联邦体制的国家 |
C.民主共和制国家 | D.邦联体制的国家 |
10.
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
11.
“它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糙的平均主义。”“它关于社会未来积极的原则,例如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私人营利与雇佣劳动,宣告社会的和谐……”,它是
A.科学社会主义 |
B.启蒙思想 |
C.空想社会主义 |
D.自由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