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
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
2.
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
B.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
C.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
D.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
3.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 |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
C.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
4.
(题文)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尔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
A.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 | B.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 |
C.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 D.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
5.
杜君立在《现代的历程》一书中认为,“在资本主义崛起(或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战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工业化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家受战争影响的强烈程度。正如18世纪长期的激烈战争将英国推向了工业化。”以下表述最符合材料基本思想的是
A.战争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 |
B.洋务运动与内部战争压力有很大关系 |
C.法国工业革命滞后与周边威胁有关联 |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一战的爆发相关 |
6.
有学者写道:“19世纪后半期美国掀起了兴建铁路的狂潮。1900年美国铁路总长度达20万英里,超过了欧洲铁路长度的总和。……工业化的北部,生产棉花、甘蔗的南部和生产粮食为主的西部,在各自专业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物资交流,国内贸易达到异常活跃的程度。”这反映出
A.美国铁路建设速度快于欧洲 | B.内战的结束提供了决定性保障 |
C.美国铁路修筑技术优于欧洲 | D.经济地域性差异推动交通建设 |
7.
据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从1872年到1894年开设的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据此可知
A. 近代民族工业均诞生于东南通商口岸
B. 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有所发展
C. 商业资本对工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
D. 近代工业投资者主要是商人群体
A. 近代民族工业均诞生于东南通商口岸
B. 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有所发展
C. 商业资本对工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
D. 近代工业投资者主要是商人群体
8.
古希腊的先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则广泛采用同时代的数学成就进行哲学反思。这反映了古代希腊
A.数学研究和哲学思想相互推动 |
B.数学成果有助于人文精神发展 |
C.数学成果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 |
D.先哲们开始探讨世界本原问题 |
9.
1766年卢梭在法国受迫害而赴英国避难,其间帮助他的英国人休谟误会不断。休谟写成《对卢梭休谟之争的真诚又简略的描述》并在熟人间传阅,但这事很快就有私人事件演变为影响广泛的公共事件。休谟对此评价道:”一个私人事件,我只告诉一个朋友,竟能传遍王国,英国国王向法国国王宣战,也不会比此事更快成为话题。”这反映当时:
A.英法两国竞争激烈 |
B.法国启蒙思想影响深远 |
C.英国人民缺乏理性精神 |
D.英国的公共舆论存在缺陷 |
10.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人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黄庭坚认为画竹
A.需取材于市民生活 | B.注重抒情写意 |
C.应该学会栽培竹子 | D.揭露社会现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