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晏婴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衔接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541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1分)试评价这一观点。(2分)
材料二(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2分)

2.单选题(共20题)

2.
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雅典的民主,仅仅是少数人的民主
B.轮番而治等措施,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排斥外邦人导致了民族矛盾激化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3.
“《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A.注重保护私人财产B.注重诉讼程序
C.法律至上D.内容广泛庞杂
4.
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英国王室
A.仍行使外交权力
B.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C.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D.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5.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6.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这主要源于
A. 联邦制原则    B. 中央集权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两党制原则
7.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专制主义思潮盛行
C.具有民主选举基础
D.国会对政府有监督权
8.
《北京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这反映出列强在侵华方式上的新特点是
A.商品输出B.掠夺劳动力C.资本输出D.掠夺财富
9.
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
C.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D.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10.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1.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已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据此分析,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的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B.日本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
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D.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
12.
“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A.无产阶级暴力革命B.“工农武装割据”C.城市中心论D.议会斗争
13.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上征途”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右倾错误
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14.
1940年9月12日,《力报》刊登文章指出:担应华北出击的主力部队在装备方面及军事技术训练方面都不及一般部队,但是他们终能以劣势装备在敌人统治比较巩固的华北予敌重创。此评论()
A.批评了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B.肯定了中共持久战的正确性
C.说明了国共合作抗战的重要D.赞扬了百团大战的重大功绩
15.
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6.
下列是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政党
国民党代表
共产党
民主同盟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合计
代表人数
8
7
9
5
9
38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重庆谈判的结束
C.新中国成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
17.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七月事件
18.
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B.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C.广泛发动农民参与国家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19.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九二共识”的确定D.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20.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协”一直作为“临时国会”而发挥作用;其退居为“协商机构”是在
A.《共同纲领》失效后
B.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
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
D.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
21.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由此成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之一。文中“站起来了”就当时而言是指新中国的成立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实现了人民的自由平等
D.保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

3.选择题(共2题)

22.计算: {#mathml#}24×8×12{#/mathml#} ={#blank#}1{#/blank#}; {#mathml#}402242{#/mathml#} ={#blank#}2{#/blank#}.
23.计算: {#mathml#}24×8×12{#/mathml#} ={#blank#}1{#/blank#}; {#mathml#}402242{#/mathml#} ={#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