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一些词语出现的次数变化统计表。
材料 下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一些词语出现的次数变化统计表。
词语 | 十二大 | 十三大 | 十四大 | 十五大 | 十六大 |
“左” | 16 | 5 | 11 | 1 | |
侵略 | 12 | 1 | 3 | 2 | |
阶级斗争 | 13 | 4 | 4 | 1 | |
制度 | 34 | 77 | 46 | 64 | 76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 12 | 3 | 5 | 1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26 | 37 | 26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 14 | 4 | 16 |
非公有制经济 | | | | 2 | 6 |
社会保障体系 | | | | 1 | 4 |
——摘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语变化来看中共十六大的特点》
提炼材料中的一种变化趋势,并运用中国现代史史实加以说明。(要求:可以对整个用词趋势进行分析或者提出新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语言组织合理,无政治性错误)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德法并举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和礼皆是道德之器械。这种纳法律于道德的传统,流衍于后世。
(2)说出“宪法在英美两国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
材料一 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和礼皆是道德之器械。这种纳法律于道德的传统,流衍于后世。
——梁治平《中华文明读本法律体系篇》
《十二表法》将作为家庭首领的家父享有独特的巨大权力具体化并且细分化。其对家父唯一的明确限制是有一条“若家父出卖家子三次,家子即脱离家父”的规则。家父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处以死刑的权力时,必须召集理事会进行听审,家父的行为要受到这个理事会裁决的约束。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执法官,公法与私法并不相矛盾。——(英)H.F乔洛维茨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研究历史导论》
材料二 政治意义上的“宪法”一词在英美两国含义迥然不同。于美国意味着某个特定时刻颁布的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成文法律文件,而对于英国人而言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经由数个世纪渐积而成的——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且规范当下政府操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
(1)概括“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不同。(2)说出“宪法在英美两国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
3.单选题- (共18题)
3.
公元前478年,为对抗波斯人,希腊各邦以雅典为首建立起“提洛同盟”。同盟各邦缴纳一定数量的贡金用于战备,结果这些迫不得已献出的贡金却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把城市粉饰的金碧辉煌。希腊感到受了奇耻大辱,认为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这说明
A.希腊各邦对外一致 |
B.雅典对内实行民主 |
C.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
D.城邦利益高于一切 |
4.
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这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的主要是
A.罗马共和精神与近代吻合 |
B.自然法的人人平等原则 |
C.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
D.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
5.
据史料记载,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召集内阁会议,有七个部长参加,七人均反对林肯的主张,最后,林肯却宣市:“七人反对,一人赞成,赞成者胜利。”林肯此举
A.体现了总统掌握了最高行政权力 |
B.行使了总统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 |
C.反映了中央权力结构的微妙变化 |
D.违背了1787年宪法权力制衡原则 |
6.
下图是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漫画的说明文字是“鹅象征国会,俾斯麦正在将自己认可的法案塞进鹅嘴里”。俾斯麦;“要么吃,要么死。”该漫画反映了德国


A.专制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
B.宰相牢牢控制着议会 |
C.议会是粉饰民主的门面 |
D.议会只是宰相的工具 |
7.
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帝制”取代“共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 |
B.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 |
C.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
D.帝制巩固得益于经济发展 |
8.
1783年英国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个小学生来管理"非常不满。面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
B.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C.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
D.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 |
9.
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A.该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
B.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
C.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
D.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热情不高 |
10.
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
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 |
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 |
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 |
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 |
11.
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
B.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 |
C.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 |
D.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 |
12.
《美国月刊》发表了记者西奥多·怀特从中国发回的采访稿,该采访稿称1937-1938年中国“从沦陷区逃出难民共2500万人”,之后该说法反复出现在关于中国抗战的权威报道里。20多年后,怀特在个人传记里纠正了这一说法,事实是全国赈济总署1937--1938年“共向难民营发放2500万顿饭”。从史学研究角度看,报刊的采访文稿
A.不具有史料研究价值 |
B.都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
C.史料价值需鉴别考证 |
D.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
13.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设有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管各种“洋务”。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
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B.天朝上国观念逐步瓦解 |
C.近代外交的理念渐趋成熟 |
D.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 |
14.
1932年二月八日,蒋介石批示何应钦调炮兵一个营加入十九路军。二月十四日,蒋介石命令将第八十八、八十七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军长,归十九路军指挥,参加“淞沪抗战”。蒋介石此举反映了
A.国民政府意在加强地方军实力 |
B.国民政府实行曲线救国策略 |
C.国民政府避免与日军正面战争 |
D.人们群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 |
15.
1936年9月20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A.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C.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
D.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
16.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前)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它表明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 |
B.新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17.
***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如下内容。该会议
工作重点 |
(一)肃清反动派的残余,镇压反动派的捣乱; |
(二)尽一切可能用极大力量从事人民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 |
A.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
B.面临筹备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 |
C.宣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
D.在探索经济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果 |
18.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
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
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
19.
戴维·麦克莱伦说“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据此可知,***的这一思想
A.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
B.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基础 |
C.否定了列宁主义的政治原则 |
D.规定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