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知行学校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503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五百人议事会由抽签选举产生,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二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雅典还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甚至对退盟国公民进行大屠杀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材料四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巴法
——引自《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马法的认识。
2.
从古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法制进程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
——凤凰网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自其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经历二百多年的沧桑,但众多的修正案使其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美国宪法不可能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出具体而微的规定,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又必须适时调节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所以美国宪法不仅仅在于它确立了人民主权、限制政府、联邦制和分权制等一系列原则,更重要的是形成的一种妥协精神,……美国宪法的这种妥协精神对于保证社会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美国宪法正是具有了这种“谈判”与妥协精神,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式,从而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四 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于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的历程。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一部“活着的宪法”的含义。并分析其成因。
(4)据材料四,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3.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摘自人民版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伯里克利为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2)概括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指出该宪法在世界法律史上的地位。

2.单选题(共19题)

4.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六、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七、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这表明罗马法
A.立法权被贵族所垄断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5.
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6.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然而,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假如入不敷出,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因此帝国政府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这反映了
A.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
B.帝国议会掌握政府大权
C.军国主义传统深厚
D.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7.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陈旧的制度”被淘汰是通过
A.《权利法案》颁布
B.责任内阁制形成
C.1832年议会改革
D.两党制度的确立
8.
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宪法
A.有利于维护民众的民主权利B.使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力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和自由D.使美国处于无权地位
9.
“在太平天国治下的天京和苏福省,有人学习外语,有人使用西式武器,有人关心西方的机器和地图,有人讲论欧洲的政治和发明,这是一种崭新的时代风尚。而在清朝统治下的京师和其他地方,当时还是禁忌。”材料说明
A.太平天国政权是由先进阶级建立的
B.太平天国反封建斗争更为彻底
C.太平天国在某些方面顺应历史潮流
D.太平天国同西方国家联合反清
10.
《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突出表现在
A.政治制度
B.土地制度
C.阶级关系
D.分配制度
11.
太平天国时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12.
1927年,***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
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3.
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D.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
14.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   )
A.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B.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开始D.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
15.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和武汉出现了一批以漫画作为武器进行抗日的艺术家,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勾画了侵华日寇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决心。下面是发表于1937年底的两幅救亡漫画,其主要用意在于(    )
A.反映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B.暗示中国在正面战场已经取得局部胜利
C.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D.表达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和警告
16.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精神成果,在它的指导下各国人民不断进行改造社会的尝试。其中,第一次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事件发生于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俄国
17.
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18.
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如果以“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看下面哪部电影最合适
A.B.
C.D.
19.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的新特点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20.
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
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21.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的威胁
22.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帮助欧洲经济复兴B.是金元外交的继续
C.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D.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