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来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464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从撒切尔到梅杰再到布莱尔,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只有一个。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
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2009年4月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丈夫菲利浦亲王在伦敦白金汉宫会见到访的奥巴马夫妇。
(1)英王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2)英王室从何时开始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这样的角色?
(3)近现代的英国政府是如何产生的?对谁负责?
(4)本篇报道的作者认为英王存在有必要吗?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2.单选题(共18题)

3.
为鼓励人们观剧,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符合现代声学和光学原理,所以场地虽大,但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演员的表演。鼓励观剧的根本目的是
A.让公民接受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
B.让公民接受声学和光学科技教育
C.扩大雅典文化艺术在世界的影响
D.鼓励欣赏公共文化,培养公民意识
4.
古罗马法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该规定的目的在于维护
A.奴隶主的财产私有制度
B.古罗马社会法律的尊严
C.广大平民的利益
D.民主制正常运转
5.
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6.
“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
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8.
1942年春,美国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其主要意思是说
A.美国要继续纵容日本侵略
B.日本正在扩大侵略活动
C.美国准备对日宣战
D.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的侵略
9.
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
A.掀起了二月革命
B.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发表了《四月提纲》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0.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A.人民民主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国民平等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
11.
***说:“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体现的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2.
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阶级性
C.绝对性
D.渐进性
13.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首次把坚持“九二共识”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文件。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14.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其苏醒时,世界会为之震动。下列史实能说明拿破仑观点的是
①辛亥革命
②袁世凯复辟帝制
③五四运动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16.
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C.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
D.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
17.
《颜氏家训》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B.家庭成员众多,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18.
杰里米·里夫金在《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
A.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走文化同化之路
C.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19.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的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其中“明清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包括
①江南市镇商业特别发达
②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③出现地域性商人团体
④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
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下列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B.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
C.苏州机户“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D.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3.选择题(共1题)

21.如图是我国新型气垫登陆船,该船满载后的总质量为160t.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