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材料二,简述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
材料一:“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二:(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淘汰的?(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材料二,简述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袁世凯手握北洋军重兵,背靠帝国主义列强的财政支持,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皆势雄力厚,武昌失守不久,便派兵南下攻占汉阳,在英国领事策划下,与独立各省代表谈判,以“拥袁当政”为条件达成停战协议,然后通电南京,以派兵镇压要挟临时政府;而当时武昌起义的成功,虽为黄兴等革命党人组织策划,却只是对武汉守军的一次策反,南方各省的独立之举更是一时的革命影响所致,并无明确的革命目标,即便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也因缺少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加之财政窘迫和革命阵营混杂的立宪派、旧官僚的内讧捣乱,其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势单力薄,无法与袁世凯相抗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八七会议后***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3)分析指出材料一、二所示时代孙中山和***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相似之处。
材料一:袁世凯手握北洋军重兵,背靠帝国主义列强的财政支持,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皆势雄力厚,武昌失守不久,便派兵南下攻占汉阳,在英国领事策划下,与独立各省代表谈判,以“拥袁当政”为条件达成停战协议,然后通电南京,以派兵镇压要挟临时政府;而当时武昌起义的成功,虽为黄兴等革命党人组织策划,却只是对武汉守军的一次策反,南方各省的独立之举更是一时的革命影响所致,并无明确的革命目标,即便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也因缺少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加之财政窘迫和革命阵营混杂的立宪派、旧官僚的内讧捣乱,其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势单力薄,无法与袁世凯相抗衡。
——摘编自《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
材料二:八七会议开完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向***征求意见,准备让他到上海中央机关去工作。***回答: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随即***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于1927年9月9日发动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对策,并简要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八七会议后***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3)分析指出材料一、二所示时代孙中山和***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相似之处。
3.
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美国,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美国,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多次表命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会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处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
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9题)
4.
在雅典,“由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穷人因能得到补助而愿意从政”;“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追求
A.独立自主 |
B.广泛参与 |
C.互相制约 |
D.公正自由 |
5.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该法
A.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
B.是贵族对平民的彻底胜利 |
C.没有给平民带来任何好处 |
D.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
6.
1871年宪法是德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宪法,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其具体表现是
A.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 |
B.联邦议会由君主任命 |
C.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
D.议会召集权属于皇帝 |
7.
1872年11月,法国总统梯也尔在议会发言中说:“我实施共和制有两个理由:一则因为我已投身于此,二则因为如今实际上不可能有别的做法。”这表明
A.梯也尔是忠实的共和派 |
B.复辟势力已经不复存在 |
C.共和制已成为大势所趋 |
D.法国议会主张实行共和 |
8.
英国内阁对其成员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体一致,二是互相信任,三是保密,即非经内阁许可所有成员对内阁会议上的讨论和发言不得外泄。这表明英国内阁遵循的原则是
A.议会至上 |
B.法律至上 |
C.人人平等 |
D.集体负责 |
9.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只不过是一场追求利益的结合,双方都需要对方,但也厌恶对方。当时国共两党共同追求的“利益”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C.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10.
五四运动之后,学生联合会的发刊词明确指出:学生界知道中华民国是国民公有的,不是一二人所私有的。学生既然是国民的一部分,就有预闻国事之权。这表明五四运动
A.使学校成了政治机关 |
B.使学生取得了国民身份 |
C.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觉悟 |
D.增强了学生支持政府的意识 |
11.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A.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
B.缓和了列强在中国的矛盾 |
C.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
D.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 |
12.
“《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
B.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
C.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
D.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
13.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二十一条”签订后 |
C.《辛丑条约》签订后 |
D.《马关条约》签订后 |
14.
1936年9月20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A.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C.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
D.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
15.
***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上述军事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
B.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D.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覆灭 |
16.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
A.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B.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C.创立马克思主义 |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
17.
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组成……公社一举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位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说明巴黎公社政权
A. 具有无产阶级专政色彩
B. 旨在建立工农联合政府
C. 解决了人类不平等问题
D. 受到了马克思直接指导
A. 具有无产阶级专政色彩
B. 旨在建立工农联合政府
C. 解决了人类不平等问题
D. 受到了马克思直接指导
19.
***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意在强调政治协商会议
A.成为联合执政机构 |
B.仍是国家立法机关掌握着立法权 |
C.职能已被人大取代 |
D.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 |
20.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
B.力图打破两级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 |
C.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 |
D.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
21.
在冷战过程中,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由于越战的拖累和旷日持久的冷战,美国经济日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在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对其亚洲盟友以支持,促成了“四小龙”的腾飞。从中可以看出
A.亚洲经济发展冲击两极格局 |
B.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
C.亚太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
D.两极格局影响世界经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