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458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利用古巴的特殊地理位置对美国形成威慑,以此弥补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差距,赫鲁晓夫决定向古巴运送中程核导弹和重型轰炸机。这一行动从1962年7月起实施,到10月份,已有42枚导弹被秘密运往古巴。苏联的行动被美国的U-2侦察机发砚。10月16日至22肯尼迪在权衡几种方案的利弊后决定对古巴实施武装封锁,迫使苏联让步。美国在整个封锁行动中的目的是向赫鲁晓夫传递信息,而不是使其丢脸,美国的强硬决心和谨镇措施获得了成功10月26日下午,苏联愿意在联合国监督下撤走导弹,条件是美国公开承诺不入侵古巴并从土耳其撤走类似的武器。美方表示可以接受。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没有发生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的影响。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74年10月,潘恩从英国来到美洲、当北美殖民地人民举行武装起义的时候,潘恩于1776年1月发表了小册子《常识》,总共售出了五十万册。他猛烈抨击英国政府的劣行和政体,批列保守派谋求妥协的立场,号召北美殖民地人民开始武装斗争,与英国彻底分离,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他认为,“政府呢,即使在其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种免不了的祸害;在其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恶的祸害”。他认为英国的立宪君主制不是一种好的政治制度。国王和上议院体现君主政体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下议院体现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但要通过下议院限制国王的权力,不过是“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让国王掌握了钥匙”。他指出,脱离英国而独立,会使整个欧洲成为北美的朋友,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梦想。他号召北美人民拿起武器,通过革命战争实现独立。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潘恩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潘恩思想的影响。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986年正月,宋军大举攻辽,以东路军曹彬、崔彦率主力直取幽州;西路军以潘美为都部署,杨业任副都部署,率部出雁门。三月.西路军出雁门,击败辽军。作为主力的东路宋军为争功,不等与西路军会师自行北上,在岐沟关之战大败。面对强敌,杨业对潘美建议:“贼势盛,不可与战。”遭到反对。杨业被迫出军,要求潘美在陈家谷口接应。不久,杨业战败。而潘美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陈家)谷口”,杨业为流矢所中坠马,遂为辽军所俘。留下“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的遗言,绝食三天而死。
宋太宋不仅对杨业进行褒增,追赠太封、大同军节度使,还录用杨业第六子杨廷昭为崇议副使。杨延昭及子杨文广后来都成为抗辽名将。后世将杨业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的故事,南宋”说话”便有《杨令公》,元杂剧中有《杨六郎调兵玻天阵》、明代通俗小说《杨家府演义》等,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杨业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杨家将”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4.
   材料 唐前期主要实行府兵制。府兵从21岁服役,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除其个人的租庸调。府兵不脱离自己的乡土和农业生产,实行所谓兵农合一制。战时,中央从各地调集军队,高级将领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由于府兵必须自备兵甲衣粮,服兵役是一项沉重的负担。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作为府兵制基础的均田制日趋破坏,府兵纷纷逃亡。从高宗、武后起,由于同边境各民族的频繁战争,府兵得不到轮换,加上勋赏不行,府兵地位下降。府兵经常被长官当作奴仆使用,从事各种杂役,百性耻作‘侍官”。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名存实亡。723年,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一切费用均由国家负担,军事开支剧增。边疆节度使逐渐获得了独立征兵的权力。

——摘编自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实行募兵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实行募兵制的影响。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为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的原料及市场的基地。所以,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
——据马汉《海权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海权与世界强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共5题)

6.
有学者认为,希腊哲学家和演说家构建的民主与法制理念在罗马能够被轻易接受。这反映了古希腊与古罗马
A.都尊重公民的权利
B.两国国情基本相同
C.有类似的经济生活
D.有相同的政治理念
7.
1895年4月8日,《泰晤士报》说:辽东半岛的割让没有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该报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英国
A.在华享有某些特殊的权益
B.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
C.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
D.干涉还得到清廷的回报
8.
1938年11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的战略。国民党此举意在
A.粉碎日军以战养战的企图B.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
9.
1963年,***提出发展“两个中间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出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是
A.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B.美苏争霸态势趋于缓和
C.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变化D.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10.
下面是1867—1879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币单位:千海关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出口商品受世界市场影响
C.近代化努力的成效显著
D.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