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古城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44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图1、图2、图3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3)材料三中两国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他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材料二:当提案通过时,会场一片沸腾,许多人离开座位,非洲国家代表在过道上兴奋起舞,还有人振臂高呼;而西方一些代表却在一起交头接耳,有人愁眉苦脸,有人强打精神,有人故作镇静……当时的美国代表布什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起舞来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是何时何组织通过的决议?决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提案通过时,非洲国家的代表兴奋起舞而西方一些代表却愁眉苦脸?为什么美国代表哀叹“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3.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苏联……领导集团正准备……就建立一支镇压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宪兵——“联合国部队”的问题,同帝国主义加紧进行交易。……多年来,联合国一直被美国利用来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美苏控制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干涉和侵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决议。
——《人民日报》1967年6月14日
材料二1981年11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一次会议上发言时明确表示,“出于对联合国组织、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责任感,中国政府准备对今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立场。”
——《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81.7—12》
材料三1992年,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建立。2001年,中国正式成立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统一协调和管理中国军队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工作。2002年,中国政府决定提升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待命安排的级别,更积极地参加维和行动。
——赵磊《建构和平》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政府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中中国的态度转变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思想?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客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变化?这种趋势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单选题(共23题)

4.
古代雅典形成民主制度和罗马共和国早期开始形成法律制度的共同原因是
A.城邦是公民的政治共同体
B.城邦经济以手工业商业为主
C.奴隶主集团控制奴隶的需要
D.对外战争和扩张势力的结果
5.
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私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在罗马法私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据上述观点,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罗马允许平民和贵族通婚的规定是对万民法的完善
B.查士丁尼法典属于万民法范畴
C.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自由人
D.万民法主要解决境内自由人间的经济纠纷
6.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反映出罗马法
A.保障司法独立
B.体现民主原则
C.体现公共意志
D.保护私有财产
7.
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 内容的不同
B. 制定者的不同
C. 适用的范围不同
D. 制定依据的不同
8.
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9.
美国1787年宪法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言论自由等权利,到1791年刁‘通过修正案补充进去。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充分说明了美国民主的阶级性和局限性
B.当初制定该宪法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C.是为了防止出现“多数暴政”
D.严重违背了《独立宣言》的精神
10.
2009年5月2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0票对6票的压倒性表决结果,否决了奥巴马政府用于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拨款提案。这是民主党占据绝对优势的新一届国会首次与奥巴马政府出现重大政治分歧。材料表明美国
A.总统对国会负责B.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D.总统由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11.
2000年5月,保利集团在香港拍卖会上花费3000多万港币购回在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虎首。这批国宝被劫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2.
日本史学家稻叶君山指出:“林则徐对于输入鸦片之外人及买卖鸦片之中国人,使陷于穷窘之地。复排击英人国法判决之要求,最后停止英国船舶于广东港外,以不肯署名盖印于证书为口实。其态度如此,战争之来终不能免。”这表明作者(   )
A.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批判林则徐
B.认为林则徐处理鸦片问题的方式有误
C.准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真实的起因
D.没有看到战争爆发前中英双方的矛盾
1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14.
1927年9月,***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有关秋收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927年“八七会议”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B.这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
D.起义中***决定进军山区
15.
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但不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者
B.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C.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努力
D.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16.
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如图为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其中文字“就这样,杜聿明集团被围困在陈官庄一带方圆10余里的地区,打不出去,走不了。然而,30余万国民党军和随军而来的家属,吃饭成了大问题。撤出徐州时,只带了几天的粮弹。于是,30余万人的生命全系在飘飘忽忽的降落伞上了。”图中所示的战役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徐州会战
17.
2014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18.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19.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换了人间》中,***在致宋庆龄的亲笔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函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在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据此推断***“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是要她
A.参加七届二中全会
B.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C.参加中共八大会议
D.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
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海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
A.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B.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C.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D.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21.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另起炉灶
22.
1999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200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2002年10月江泽民***访美,中美关系再现曙光。两国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折,是因为
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
B.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合作
C.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合作,从根本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D.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决定的
23.
对下图漫图关于当前国际关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冷战结束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
B.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
C.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趋严重
D.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及大国插手使世界局势动荡
24.
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欧盟成立
25.
读图中两幅图片,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柏林墙阻止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来往
B.柏林墙成为二战后德国分裂的象征
C.柏林墙是西德修筑的,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
D.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26.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定型
B.业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它是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C.由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最终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D.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构筑了单极世界

3.选择题(共2题)

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5),B(﹣1,0),C(﹣4,3).

28.40 {#blank#}1{#/blank#}   =9÷{#blank#}2{#/blank#}  {#blank#}3{#/blank#}:16= 38 ={#blank#}4{#/blank#}(填小数)={#blank#}5{#/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