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44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问题: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
(2)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3)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
2.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10分):
(1)据图一,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具有什么特点?(4分)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是什么?(2分)
(3)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理由。(4分)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美苏两国为什么会从二战时的同盟变为战后的敌人?(2分)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有哪些?(4分)
(3)你对当前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有什么认识?(4分)

2.单选题(共12题)

4.
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最终目的是
A.顺应经济的发展变化
B.维系和稳定罗马的统治
C.保护统治者的财产
D.为近代欧美立法奠基
5.
英国首相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由国王自由任命
C.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D.由议员选举产生
6.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
A.总统B.议会C.国会D.内阁
7.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 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 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8.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自然灾害的严重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9.
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1936年,***在陕北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时中国工农红军
A.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B.正在抗日战争的战场浴血奋战
C.长征取得了胜利
D.建立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赴国难,其主要原因是
A.阶级利益取得一致
B.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百团大战显示中共力量
12.
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苏联宣告成立
C.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13.
中国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14.
新中国初期,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有
①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 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③ 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④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 ② ③B.② ④C.① ② ④D.① ② ③ ④
15.
孔子说“和而不同”,其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建国以来,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或举措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选择题(共19题)

16.

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17.

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18.

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19.

下列不属于电磁波的应用的是(  )

20.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钝角”,正确的假设是(  )

21.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钝角”,正确的假设是(  )

22.

下列通信不是利用微波来工作的是(  )

23.

下列有关试纸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24.某市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组织周末手工制作活动,参加活动的20名儿童完成手工作品的情况如下表:

作品/件

5

6

7

8

人数

4

7

6

3

则这些儿童完成的手工作品件数的中位数是{#blank#}1{#/blank#}.

25.

美文品析

(2013·恩施中考)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新  月

沙 鸥

新  月

沙 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26.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27.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28.

声音在空气中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  )

29.

声音在空气中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  )

30.

声音在空气中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  )

31.

声音在空气中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  )

32.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33.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34.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