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根据图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中开展的重要外交活动。
(4)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屈辱外交——独立自主演变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条约 | 影响 |
《南京条约》 | “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
A |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
B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根据图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中开展的重要外交活动。
(4)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屈辱外交——独立自主演变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2.单选题- (共17题)
4.
“以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但它却不断巩固,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其原因主要是
A. 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 1875年宪法确保了共和政体的延续
C.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D. 总统强大权力的保障
A. 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 1875年宪法确保了共和政体的延续
C.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D. 总统强大权力的保障
5.
下图是“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构架,辞退俾斯麦的主要是德国皇帝,那么,该法律制度反映了


A.帝国皇帝与宰相之间权力相互牵制 |
B.帝国皇帝的权力凌驾于宰相之上 |
C.政府与议会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 |
D.德国政治制度完全没有民主性 |
6.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
B.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D.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
9.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 “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国民大革命 | B.南昌起义 |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D.八七会议 |
10.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这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经验 |
B.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
11.
“从此以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世界历史进入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这一“局面”的起点是:
A.1917年 , 俄国二月革命 |
B.1871年,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D.1919年,中国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 |
12.
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A.资本主义在19世纪发展带来的弊端 |
B.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生和影响 |
C.十月革命成功后的影响 |
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
13.
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理论的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C.巴黎公社的建立 |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1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十年“文革”在政治制度方面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 B.必须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
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D.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
15.
某同学在学习了“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后,制作了一个知识结构图。与图中
①②③对应的知识完全正确的是

①②③对应的知识完全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 |
B.1954年宪法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 |
C.1954年宪法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 |
D.《共同纲领》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 |
17.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垮台
C. 多极化趋势出现
D. 苏联解体
A. 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垮台
C. 多极化趋势出现
D. 苏联解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