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八国同时向清政府宣战的权力机关却不尽相同。法国是国民议会,德国是皇帝,美国是总统,英国是议会下院。
(1)依据所学,简述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政体)及各权力部门的分权情况。
材料二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政治框架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材料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八国同时向清政府宣战的权力机关却不尽相同。法国是国民议会,德国是皇帝,美国是总统,英国是议会下院。
(1)依据所学,简述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政体)及各权力部门的分权情况。
材料二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政治框架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2.
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2.单选题- (共26题)
3.
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民主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主要针对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
A.公民大会制 |
B.差额选举制 |
C.抽签选举制 |
D.公民政治 |
4.
在学习《十二铜表法》时,甲、乙两个同学展开了争论:甲说:“《十二铜表法》仍然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所以它不是平民斗争的胜利!”乙说:“《十二铜表法》是维护平民利益的,因为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你认为他们的观点
A.甲正确 |
B.乙正确 |
C.甲乙都正确 |
D.甲乙都不正确 |
5.
有人说,罗马帝国之所以存在那么久远,其实并不在于其统治者如何高尚,政治如何开明,而在于其创造的无与伦比的法律体系。这主要是因为罗马法
A.维护了贵族利益 | B.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
C.能够调节各种社会矛盾 | D.真正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
6.
直到1877年,法国君主派依然不甘心,对共和派进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君主派的一家报纸得意地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不能反映
A.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帝制和共和制的斗争仍然异常激烈 |
B.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异常艰难 |
C.法国的共和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
D.法国维护共和的斗争任重道远 |
7.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其中“粉饰门面”是指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
C.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
D.在形式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8.
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C.两党制的发展 |
D.1832年议会改革 |
9.
据报道,英国工党成员怀特对将2012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钻石纪念日列为公共假期的提议发表评论如下:“为一个出生于特权阶级的人庆祝登基钻石纪念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她(指英国女王)只不过是一条寄生虫,并竭尽所能来榨取这个国家所有的一切。”从历史的角度看,怀特敢于这样做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英国女王没有实权, “统而不治” |
B.英国两党制的形成 |
C.英国女王年老体衰 |
D.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
10.
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4.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尽的力量,而且成为突破时代和国界的神话,在世界上广为传扬。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B.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
C.北方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易于建立革命根据地 |
D.红军计划北上抗日 |
15.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C.南昌起义 | D.“八七会议” |
16.
2010年8月15日,在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执行会长步平说:“近年来,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格外注重研究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下列对它的研究不符合事实的是
A.中国战场牵制了绝大多数日军,使日本没有力量进攻苏联 |
B.中国人民的殊死抵抗,为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 |
D.中国战场是主战场,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抵抗,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将不可避免 |
17.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曾指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这里的“原则”主要是指
A.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
B.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
C.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
D.推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等改革法令 |
18.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
温总理曾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温总理的话表达了
①他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②解放台湾的决心和信心
③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④他热爱祖国的情感
①他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②解放台湾的决心和信心
③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④他热爱祖国的情感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0.
近年来,国共两党高层接触频繁,海峡两岸关系越来越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叙述正确的是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②台湾问题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③我国最初提出“一国两制”的原则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④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②台湾问题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③我国最初提出“一国两制”的原则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④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2.
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
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24.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7.3级地震,共造成了近20万人死亡,其中包括中国向海地派遣的8名维和人员。中国向海地派遣维和人员说明
A.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B.中国开始重视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
C.中国已经承担起领导世界的重任 |
D.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
25.
新中国外交一路走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成就。根据图片,下列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不正确的有


A.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B.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C.中国不主张与任何大国结盟,愿意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
27.
“从某种角度看,***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
C.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 |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 |
28.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独立自主 | D.求同存异 |
3.选择题- (共5题)
32.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