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43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分权与制衡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原则,即国家的立法、行政与行政三项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并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约束的格局。美国的1787年宪法就是分权与制衡的典型代表,它明显受到了欧美启蒙思想的影响,吸取了洛克、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精华,在美国的领导者们充分认识到了美国建国初期邦联制度的种种弊端,比如:邦联制政权过于松散,无法应对国内社会矛盾与人民反抗;在国际竞争中,由于缺乏强有力政权的支持,美国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并且由于美国国内市场不统一,美国的经济发展严重受阻等弊端之后,他们进行了大胆而创新的设计,构造出了相互制衡的兼有联邦制与总统制色彩的共和制。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出西方国家分权与制衡的含义,并总结出美国实行兼有联邦制与总统制色彩的共和制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百年屈辱史,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救亡图存,中国的无产阶级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中国的无产阶级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反抗压迫的愿望非常强烈;再加上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事着大机器生产,所以其革命具有彻底性;特别是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广大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材料二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因为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并且,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与统一,反而在辛亥革命后,中国不久就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大动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辛亥革命失败了。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请分析中国的无产阶级能够领导广大人民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请你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或失败发表自己的看法。(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说法即可,也可以一分为二、辩证分析,亦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单选题(共9题)

3.
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A.属于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近现代民主
B.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
C.一直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D.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完全一致
4.
在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下,首相拥有哪些权力?
A.直接解散议会与任命国王
B.有权提名内阁成员,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C.不受到议会等机构的监督与制约
D.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没有实权
5.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这一规定属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6.
遵义之所以成为一个红色城市,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述材料中的“转折”,主要是指
A.由“左”倾错误路线转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线
B.博古与李德被取消了军事指挥权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7.
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理论自信主要是指我们对指导思想-马列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的自信。请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8.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了伟大祖国的怀抱。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主要是因为
A.英国的让步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D.香港地区文化与大陆地区文化的一致性
9.
新中国初期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含义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扫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C.在外交上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提出了“求同存异”原则
10.
二战后,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约”的成立
C.越南战争的爆发
D.朝鲜战争的爆发
11.
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关于其社会价值,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B.为了陶冶人类精神品格
C.为了传承文化财富
D.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