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435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各国的政治建设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共同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的示意图、新中国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创立了一套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独立战争后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依据本国国情创立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中各自创立了哪些具有本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等西方国家实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与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哪些相似之处?
(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趋势是什么?

2.单选题(共20题)

2.
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围绕着水塘。”古希腊文明以地中海为依托,创造了希腊古典时代的辉煌。古希腊留给后人宝贵的政治遗产是:
A.人民主权
B.轮番而至
C.法律至上
D.民主政治
3.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宣布废弃所有婚姻承诺,使得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战争的疆场。一名叫瓦伦丁(Sanctus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刑架。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day”,用以纪念为有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此材料反映:
A.罗马帝国时期不断发动对外战争
B.罗马通过对外战争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C.罗马法没能保护罗马公民的自由
D.罗马的基本法遭到破坏
4.
公元4世纪,一支军队的首领曾立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赠给那些曾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的士兵亲人。但他死后,其亲人却没有履行遗嘱,因此被告上法庭。该首领的家人违背下列哪一法律:
A.习惯法
B.平民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5.
下图所示意了法国大革命前至1875年的政体变化,说明了法国政体变化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假设起点a为君主制,c、e为君主立宪制,那么f应为:
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帝制
6.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首相由皇帝任命”以上是某位老师在课件中展示的某国部分宪法条文,其最有可能来自:
A.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7.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的理解是:
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
B.半殖民地是沦为殖民地的过程中保留了封建主义
C.半封建是保留部分封建主义
D.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仍保留一部分主权
8.
历史上遭难的圆明园历经“四劫”:火劫、木劫、石劫、土劫。期中“火劫”是发生在哪次列强侵华战争中: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9.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太平天国军事全盛
C.太平天国天京变乱
D.太平天国安庆之战
10.
抗日战争时期,新闻记者报道战况,下列标题或副标题中,描述1937年11月战局状况的是
A.“枪炮声袭震山谷,痛歼板垣美名传”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三月亡华敌自骄,哪只人力比天高”
11.
马克思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而精深。有一天,他的女儿问:“爸爸!您一生最喜欢的是什么?”马克思回答道:“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啃书本。”马克思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件: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②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④指导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回顾历史,十月革命为俄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A.走封建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B.走和平夺取政权的道路
C.走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D.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的道路
13.
民盟主席张澜说过:“我们的新制度应当放弃旧中国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也不同于苏联和欧洲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我们的新制度”的特点是:
①以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平等协商为前提
②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
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轮流执政
④各民主党派在宪法上是平等自由的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4.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下列不属于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成果的是:
A.颁布1954年宪法
B.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C.通过《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D.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15.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占领台湾。
B.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收回台湾。
C.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占领台湾。
D.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以武力警示台湾。
16.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了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
B.体现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C.体现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D.说明了各级官员均由民选产生
17.
邓小平在接见尼泊尔国家元首赛义尼时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新时期我国外交的基本特点为: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
C.无敌国外交
D.友好合作
18.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因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最后以双方的妥协告终。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国最激烈的一次对抗。美苏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19.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所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成为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D.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20.
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六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①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④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受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
学完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有四名学生分别用带“风”的成语概括这一段历史的特征,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是:
A.风和日丽
B.风雨交加
C.风起云涌
D.风云变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