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谈到:“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转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 研究表明,美国革命者在进行建国的政治实验时,既未彻底抛弃雅典民主的精神理念,也没有完全认同罗马共和国的制度安排,而是基于他们的政治智慧和现实关怀,同时借助了英国的传统、近代的理论等多种资源,对两者进行了改造和转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共和政体,走出了一条新的建国道路。
——摘编自李剑鸣《古典传统与美利坚共和国的创建》
材料三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两部宪法文件

材料四 1980年8月,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指出:要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惨剧重演,“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伯里克利所说的“多数人”是指雅典哪一社会群体?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体有哪些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说明美国政体的创新之处。
(3)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分别颁行于哪一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材料一 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谈到:“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转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 研究表明,美国革命者在进行建国的政治实验时,既未彻底抛弃雅典民主的精神理念,也没有完全认同罗马共和国的制度安排,而是基于他们的政治智慧和现实关怀,同时借助了英国的传统、近代的理论等多种资源,对两者进行了改造和转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共和政体,走出了一条新的建国道路。
——摘编自李剑鸣《古典传统与美利坚共和国的创建》
材料三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两部宪法文件

材料四 1980年8月,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指出:要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惨剧重演,“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伯里克利所说的“多数人”是指雅典哪一社会群体?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体有哪些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说明美国政体的创新之处。
(3)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分别颁行于哪一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此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举出两个战场抗击日寇的战役各一例。
(3)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纪念抗战胜利的认识。
材料一
当此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举出两个战场抗击日寇的战役各一例。
(3)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纪念抗战胜利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1题)
3.
下表是对古代罗马法的分类。它直接体现出罗马法的突出特点是
表现形式 | 立法方式 | 调整对象 | 适用范围 | 权利主体 | |||||||
不成文法 | 成文法 | 长官法 | 公民法 | 公法 | 私法 | 自然法 | 公民法 | 万民法 | 人法 | 物法 | 诉讼法 |
A.内容庞杂 |
B.体系完备 |
C.条文明晰 |
D.影响深远 |
4.
《海国图志》(1842年刊行)对英国政治有如下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指
A.法官 |
B.首相 |
C.内阁 |
D.议会 |
6.
“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这次“战败”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西柏坡会议决定工作重心转移的背景是
A.全民族抗日战争胜利 |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
8.
“从此以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世界历史进入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开创这一“局面”的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9.
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为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基础 |
B.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
C.说明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10.
1978年底,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据此可知,这一公报的发表
A.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B.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契机 |
C.促成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
D.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
11.
周恩来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前说: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C.万隆会议 |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