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认为社会变迁的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I.渐进性微变: 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积系性社会变迁(弱式)
Ⅱ.突发性微变: 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革新性社会变迁(强式)
Ⅲ.创新性巨变: 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革断性社会变迁(强式)
Ⅳ.传导性巨变: 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外因诱导性巨变(弱式和强式)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材料中的四种基本形式的社会变迁中,提取其中一项,结合相关史实,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材料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认为社会变迁的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I.渐进性微变: 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积系性社会变迁(弱式)
Ⅱ.突发性微变: 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革新性社会变迁(强式)
Ⅲ.创新性巨变: 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革断性社会变迁(强式)
Ⅳ.传导性巨变: 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外因诱导性巨变(弱式和强式)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材料中的四种基本形式的社会变迁中,提取其中一项,结合相关史实,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79年12月,苏联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阿离汗战争,战争到最后给交战双方甚至给东方和西方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突然发动政变。达乌德被推翻,这一被阿富汗人民民主党自称为“四月革命”的事件,不仅把阿富汗带入了国内政局的大动荡时期,而且开启了苏阿关系的新局面。莫斯科视阿富汗为自己的准卫星国,开始全方位、大规模地援助阿富汗。阿富汗革命被苏维埃化,国内政革没有考虑到阿富汗自身的文化价值及传统,不仅不被人民所理解,而且逐渐丧失了人民的支持。1979年9月,阿明在与塔拉基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对内展开了新一轮清洗,旗帜派、塔拉基派、伊斯兰派、保皇派均造受打击,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对外则采取了疏远苏联、接近美国的政策,而这是莫斯科所不能容忍的,在各种原因的促动下,苏共高层做出了出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扶植卡尔迈勒政府的决策。
1979年底苏联出兵阿富汗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国际社会对莫斯科黩武主义的担心,没想到如此迅速地变为现实。苏联出兵后,非但没有实现巩固阿富汗亲苏政权的政治目的,反倒因自己“入侵者”的角色,激起阿富汗伊斯兰抵抗力量的扩大与联合,加上美国、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等国的介入,战争不断升级,而各方又缺乏政治解决的诚意,导致战争陷入长期化,直到1989年2月,苏联军队才撤出阿富汗。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
(1)根据材料作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从阿高汗撒军的原因。
1979年12月,苏联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阿离汗战争,战争到最后给交战双方甚至给东方和西方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突然发动政变。达乌德被推翻,这一被阿富汗人民民主党自称为“四月革命”的事件,不仅把阿富汗带入了国内政局的大动荡时期,而且开启了苏阿关系的新局面。莫斯科视阿富汗为自己的准卫星国,开始全方位、大规模地援助阿富汗。阿富汗革命被苏维埃化,国内政革没有考虑到阿富汗自身的文化价值及传统,不仅不被人民所理解,而且逐渐丧失了人民的支持。1979年9月,阿明在与塔拉基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对内展开了新一轮清洗,旗帜派、塔拉基派、伊斯兰派、保皇派均造受打击,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对外则采取了疏远苏联、接近美国的政策,而这是莫斯科所不能容忍的,在各种原因的促动下,苏共高层做出了出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扶植卡尔迈勒政府的决策。
1979年底苏联出兵阿富汗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国际社会对莫斯科黩武主义的担心,没想到如此迅速地变为现实。苏联出兵后,非但没有实现巩固阿富汗亲苏政权的政治目的,反倒因自己“入侵者”的角色,激起阿富汗伊斯兰抵抗力量的扩大与联合,加上美国、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等国的介入,战争不断升级,而各方又缺乏政治解决的诚意,导致战争陷入长期化,直到1989年2月,苏联军队才撤出阿富汗。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
(1)根据材料作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从阿高汗撒军的原因。
3.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而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有意识地去关注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并且会主动或被动地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长江流域水患发展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长江流城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早在清代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城水患是“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淤接涨”。从长江流域洪灾规律来看,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水灾是突发型灾害,来势猛,为害烈,常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1952年伦敦的严重烟雾事件,促使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重典治霾”。取得了显著效果。1953年成立了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的比佛委员会,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1956年出台《清洁空气法》,禁止黑烟排放和升高烟图高度,并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设立奖惩机制,对控制区内进行壁炉改造的合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补贴至少70%,而对违反条例的人员则依情节处以10-100英镑罚款或最高3个月的监禁。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油品硫的含量。伦敦在40年代木建成8座新城的基础上,于60年代末又兴建了彼得伯勒、‘米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等3座新城。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目前,伦敦空气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机动车污染控制,而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NO2)和PM10。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并荣登吸引全球游客最多的城市之榜首。
——人民网《英国伦敦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1)与唐宋时期相比,材料一中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水患呈现什么趋势?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造成的危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19世纪的英国环境问题的不同成因。并概括英因治理筹霾的经验。
材料一 古代长江流域水患发展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长江流城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早在清代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城水患是“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淤接涨”。从长江流域洪灾规律来看,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水灾是突发型灾害,来势猛,为害烈,常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1952年伦敦的严重烟雾事件,促使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重典治霾”。取得了显著效果。1953年成立了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的比佛委员会,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1956年出台《清洁空气法》,禁止黑烟排放和升高烟图高度,并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设立奖惩机制,对控制区内进行壁炉改造的合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补贴至少70%,而对违反条例的人员则依情节处以10-100英镑罚款或最高3个月的监禁。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油品硫的含量。伦敦在40年代木建成8座新城的基础上,于60年代末又兴建了彼得伯勒、‘米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等3座新城。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目前,伦敦空气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机动车污染控制,而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NO2)和PM10。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并荣登吸引全球游客最多的城市之榜首。
——人民网《英国伦敦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1)与唐宋时期相比,材料一中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水患呈现什么趋势?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造成的危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19世纪的英国环境问题的不同成因。并概括英因治理筹霾的经验。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盛宣怀(1844年—1916年)清末官员,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1872年他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来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李委任盛办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经办洋务事业时,他认识到当时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传统的教育非革新不可。甲午战争后,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西国人材之盛皆出于学堂”。光绪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后更名为北洋大学,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办大学。盛宣怀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广为初创时期高等学校参照。史学家称盛宣怀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认为他为中国第一代资本主义近代化立下了大功;但也因为未能冲破封建政治体制和封建传统思想的牢笼,成为旧中国第一代近代化失败的关键。
——据夏东元《盛宣怀传》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督办洋务的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盛宣怀开展活动的特点。
材料盛宣怀(1844年—1916年)清末官员,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1872年他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来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李委任盛办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经办洋务事业时,他认识到当时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传统的教育非革新不可。甲午战争后,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西国人材之盛皆出于学堂”。光绪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后更名为北洋大学,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办大学。盛宣怀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广为初创时期高等学校参照。史学家称盛宣怀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认为他为中国第一代资本主义近代化立下了大功;但也因为未能冲破封建政治体制和封建传统思想的牢笼,成为旧中国第一代近代化失败的关键。
——据夏东元《盛宣怀传》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督办洋务的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盛宣怀开展活动的特点。
2.单选题- (共8题)
5.
古代雅典城邦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A.公民权利的保障充分与否 |
B.法律体系的成熟与否 |
C.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 |
D.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不同 |
6.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义,要求国会立即采收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授助。这一现象表明
A.美苏冷战的开始 |
B.美国支持希腊、十耳其进行革命 |
C.马歇尔计划实施 |
D.美国打破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
7.
宋代城市中娱乐的场所称为“瓦子”。据宋《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举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代“瓦子”生意兴隆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市坊界限被打破 |
C.上层社会的燕乐需要 |
D.土地政策的调整 |
8.
《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全球化2.0”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期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此时推动全球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
A.个人 |
B.公司 |
C.国家 |
D.国际组织 |
9.
从1985年开始,我国农村经济第二步改革提上日程。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对粮食、棉花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合同收购以外的可以自由出售,或以协议价格实给国家;其余多数产品逐步放开,自由交易。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 |
B.物价不断上涨 |
C.农村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
D.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增加 |
10.
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甚至能推翻一些基于绝对信仰上的宗教观念,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律之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知识的领悟并不以信仰为前提,相反,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由此可知,牛顿的科学研究
A.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 |
B.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
C.启蒙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D.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 |
11.
1867年,总理衙门指出,华商投资外轮企业或自买、租赁轮船交洋商代理,“将来必为洋人所挾持,自不如显为告谕,任从买卖,则其权尚可归华商自主”。同年,清政府允许华商购买新式船只,从事国内各口岸及涉外航运贸易。这一政策
A.落实了“商战”思想 |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激发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D.有效抵御了西方列强的资本入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