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41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成中最关键的步骤。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文明的沿承延绵的意义不可忽视。
——摘编自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街却不抗街;……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利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是哪个朝代?简要说明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意义。
(2)根据残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了保证“全体人民”掌权,典雅主要设立了哪些政治权力机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的制度创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1872年,西门子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电信事业的开端。    1879年,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政府的照明设备订单。西门子提供了一台10马力的蒸汽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的照明,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
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为城区照明以及电车轨道提供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
1903年西门子为青岛啤酒厂提供一台电机,这台电机几乎没有出现过故障,直到1995年新设备投产后才光荣退休。
1912年,西门子在云南省的云南湖畔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
1921年,西门子开始在山东省枣庄市实施中兴煤矿公司的电气化工程,该工程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采矿工程。
从1949年到70年代初的时间里,西门子对中国的出口额低得可怜,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医疗器械。西门子同香港贸易公司——捷成洋行开展合作,由捷成负责在中国市场分销西门子的产品。
1979年,西门子向宝山钢铁厂提供了冷轧自动化系统。
1984年,西门子为中国建设了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这条输电线可以将1200兆瓦的电力从位于长江中游的葛洲坝水电站输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市。
2001年1月,包括西门子在内的德国财团获得了一份订单,建设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市区的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高速磁悬浮铁路。
2002年,西门子将世界先进的双源炫速CT引入中国,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呵护。
2004年3月,西门子获得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总价为2800万欧元的单个项目合同,包括PLC控制和人机界面、AFE驱动装置、主电机及相关传感器。
2008年,西门子将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助力上海高桥第三发电厂,大幅度提高燃煤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燃煤行业竖起“中国标杆”。
2010年,西门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提供配电、照明、楼宇及安防等方面的节能解决方案,以及先进科技,用心诠释“绿色世博”。
——摘自《140年·西门子携手中国》《南风窗》2012年第19期
请回答:
根据材料归纳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交往的单个阶段的特征,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
诸子名言: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为仁”。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二 在挂袋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外近科学的理性时代。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中国思想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开始要求思想变革。
严复子《天演论》按语中说,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竞争,“进者存而传与,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弱者先绝”
梁启超说“只有兴民权,才能固君权,救危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四大思想学术流派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表明了中国仁人志士的哪些思想?为什么当时会出现上述主张?

2.单选题(共15题)

4.
古代雅典人在举行公民大会前必须先举行宗教仪式,祭司进行献祭后,用圣水撒出一个圆圈,公民就在圈里开会;如果占卜者说天上显示着凶相,大会立即散去。这表明当时雅典
A.神权垄断了一些政治生活B.民主政治与宗教关系密切
C.不强制公民参加公民大会D.公民大会由世俗贵族把持
5.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受到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6.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写于1734-1747年)一书中说:“有一个国家,外表是君主政体,实际上却是共和政体。”这里的“一个国家”最可能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7.
一位费城老乐手回忆说:“当(费城交响乐团)音乐家在(北京)大街上行走时,人们纷纷投以好奇和惊讶的目光。毕竟,西方人25年没有在这些街道上散步了。”这放映的是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初期B.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时期
C.《中国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后的初期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的初期
8.
《全球冷战》一书中说,“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断定,第三世界国家新近获得的采取一致行动的能力,意味着‘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之间的战场正在转移’”。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雅尔塔会议D.第26届联大
9.
在两德即将统一之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与苏联最高领导人通电,希望苏联阻止德国统一;法国总统密特朗游说美国政府,希望美方阻止德国统一。这表明当时英、法两国
A.把国家利益置于社会制度分歧之上B.坚持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思维
C.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D.在外交活动上开始采取共同的政策
10.
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有几个
①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②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
③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④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
A.1个B.2个C.3个D.4个
11.
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2.
鸦片战争时,清朝统治者将英国称作“英夷”,不仅清朝这样,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番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当时世界闻名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这确实是对当时中国现实的直接而客观的放映
D.封闭的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13.
史家评论某地的历史发展,指出:这个地方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创造出新的时尚。“某地”是指
A.西班牙
B.意大利
C.德意志
D.法兰西
14.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早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京剧
15.
我国汉字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下列属于古文字阶段的字体是
①甲骨文   ②金文 ③楷书 ④行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
两汉期间山东的邹、鲁两地流行一句俗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这里的“经”是指哪一类图书文献?
A.医卜历算B.谶纬图箓C.诸子百家D.诗书礼易
17.
鸦片战争后,西学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界学习的主流,以下属于西学东渐内容的是
①民主与科学   ②耕者有其田   ③君主立宪 ④男女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
***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出资***著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持久战》
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