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民主是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的初控》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这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回答: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新中国成立至今,民主政治建设风雨走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的初控》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这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回答: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新中国成立至今,民主政治建设风雨走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2.单选题- (共22题)
2.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涵是
A.“和平统一”方针 |
B.海峡两岸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 |
C.“一国两制”构想 |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3.
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最根本的不同是
A.台湾问题是现实问题,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
B.台湾问题是不同政党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两国间的问题 |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香港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问题 |
D.台湾问题是中美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中英间的问题 |
4.
建国后党和政府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做了哪些成功的尝试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
②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工业,实行共同繁荣
③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
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⑤修筑兰新铁路、青藏铁路、包兰铁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事业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
②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工业,实行共同繁荣
③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
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⑤修筑兰新铁路、青藏铁路、包兰铁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事业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5.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出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即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B.彻底否定了“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 |
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 | D.标志着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 |
6.
(题文)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
B.“两制”是指两种管理制度 |
C.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
D.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华社发表叶剑英的谈话:“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该谈话最初发表于
A.1980年 |
B.1981年 |
C.1984年 |
D.1992年 |
9.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规定,通过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规定
A.表明宪政建设步入成熟阶段 |
B.实现了各项路线的拨乱反正 |
C.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
D.成为开辟中国特色道路的起点 |
10.
在境外敌对势力支持下,策划已久,意欲搞乱香港的“占中”(即占领中环,中环是香港的政治经济中心)事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在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自行沉寂了,这表明
A.回归给香港社会带来了持久动乱 |
B.香港警方对“古中”进行了坚决镇压 |
C.中国内政遭到西方所有国家干涉 |
D.“一国两制”适合香港,显示强大活力 |
11.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A. 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B. 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C. 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D. 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A. 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B. 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C. 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D. 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12.
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是著名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14.
(题文)1992年上映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后,为讨个“说法”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判刑。以下对这部电影所反映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
②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很大成就。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
②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究其原因,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
②国共两党已开通高层会谈渠道
③两岸政府已实现“三通”
④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
⑤台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使大陆民众形成向心力
①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
②国共两党已开通高层会谈渠道
③两岸政府已实现“三通”
④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
⑤台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使大陆民众形成向心力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17.
(题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和外交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下相关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④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①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④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④③ |
19.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护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护
20.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珠海市南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这意味着横琴岛的一部分将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新区域。这表明( )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
B.“一国两制”保证了澳门的繁荣稳定 |
C.“一国两制”适合中国任何地区 |
D.“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内容摘自
A.《新民主主义论》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
2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③ | B.①②①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3.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一位山东大学的历史教授,却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 |
B.作为一名大学生,整天呆在校园里安静地读书 |
C.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参加7月8日的高考 |
D.大学扩大招生规模 |
3.选择题- (共5题)
24.
“农民被准许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列宁的这一政策( )
25.
“农民被准许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列宁的这一政策( )
26.
“农民被准许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列宁的这一政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