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完善法律制度,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对债务的“执行”作了详细规定,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第二,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他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第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他担保,则债权人得将他押至家中拘留,拴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摘编自《罗马法原论》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十二铜表法》的认识。

(2)上一示意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选择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上述材料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运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对债务的“执行”作了详细规定,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第二,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他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第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他担保,则债权人得将他押至家中拘留,拴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摘编自《罗马法原论》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十二铜表法》的认识。

(2)上一示意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选择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上述材料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运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5—18世纪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主要路线示意图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1)指出材料中“人口移动理论”中所列的两种移民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结合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分析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情况及影响。
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
(2)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材料15—18世纪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主要路线示意图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1)指出材料中“人口移动理论”中所列的两种移民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结合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分析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情况及影响。
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
1840年前 |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 |
1847年 | 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 |
1851年 | 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 |
1880年 | 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 |
1884年 | 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
(2)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2.单选题- (共23题)
3.
(题文)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
5.
《普法战纪》是中国思想家王韬写于19世纪70年代的著作,详细记述了普法战争的起因和过程。下列史事中,该书可能涉及的有
①德意志帝国建立
②两德实现统一
③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④巴黎公社起义
①德意志帝国建立
②两德实现统一
③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④巴黎公社起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某校同学筹备组织“重走长征路”的假期游学活动。结合下图,他们要走的线路应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
C.瑞金→武汉→西安→吴起镇 |
D.井冈山→瑞金→武汉→会宁 |
10.
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12.
下表统计了美国、西欧和日本在1960年、1970年和1980年的GDP数值(单位:万亿美元)。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
B. 西欧国家完全摆脱了美国控制
C. 日本已跃居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D. 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年份 国家/地区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美国 | 0.54 | 1.08 | 2.86 |
西欧 | 0.36 | 0.85 | 3.86 |
日本 | 0.04 | 0.21 | 1.09 |
A. 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
B. 西欧国家完全摆脱了美国控制
C. 日本已跃居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D. 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3.
某班同学以“图说战后世界格局”为题做了一张学习小报,其中一个栏目包括以下两幅漫画。他拟出了四个栏目标题,最确切的是

一个破碎的锤子和镰刀 山姆大叔的“单边情绪”

一个破碎的锤子和镰刀 山姆大叔的“单边情绪”
A.美苏争霸,美国占优势地位 |
B.苏联解体,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
C.一超多强,多极化格局形成 |
D.多国动荡,美国频繁插手他国事务 |
14.
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
16.
读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朝的商业

①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②有明显的地域性专业生产分工
③黄淮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繁荣
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①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②有明显的地域性专业生产分工
③黄淮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繁荣
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7.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时间 | 松江市镇数量 |
1550年以前 | 59 |
1551-1722年 | 113 |
1723-1861年 | 167 |
1862-1911年 | 369 |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18.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
19.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0.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A.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 |
B.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 |
C.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 |
D.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 |
22.
分析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原因和结果搭配正确的是
A.宋朝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政府放弃商业监管 |
B.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
D.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斯大林模式被废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