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合格考历史试题(一)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382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夏锋认为,目前应把海南打造成为自由贸易港,这是海南更大程度开放政策、开放模式的突破,也是中国向世界释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最有力的信号,将更有利于发挥海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在泛南海经济合作中的中心枢纽作用。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二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人教版教材《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材料三 海南有条件成为泛南海合作的先导区,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新格局,促进泛南海自由贸易网络的形成。海南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与东南亚各国合作紧密。所以,从泛南海、东南亚合作等战略角度考虑,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有独特优势、独特作用的。海南如果建立自由贸易港,它对于维护南海的权益,以开放带动开发合作,促进泛南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中国证券网》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3)根据材料,海南建立自由贸易港的意义何在?

2.单选题(共25题)

2.
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下列选项中属于其“失”的是
①公职选举
②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
③民众组成陪审法庭
④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联邦”,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货币。宪法条文体现
A.联邦制原则B.民主之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4.
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
A.说明司法权独立
B.凸显行政权至上
C.防止专制和独裁
D.体现了共和精神
5.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这里“转折点”的意思是说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制度终结
6.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7.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8.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例
中国
3.6亿
人均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在中国投资设厂
C.进一步控制满清政府
D.从中国获取原料
9.
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是
A.中共三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0.
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
A.抗战是一场持久战争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C.中国能迅速赢得胜利D.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11.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12.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揭开农村改革序幕的地区是
A.安徽、四川
B.广东、福建
C.四川、湖南
D.江苏、浙江
13.
《大国崛起》:“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是
A.自由放任
B.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C.政府主导
D.国家垄断和自由竞争相结合
14.
当时人们流传着:“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一时间,剪辫浪潮席卷大江南北,此事应该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天平天国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5.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B.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16.
“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换句话说,农民……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农民“反对我们”是由于当时实行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制
C.农业集体化
D.工业化政策
17.
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地圆说。15、16世纪时,地圆说被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所证实。下列能够证明地圆说的是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18.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19.
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交子”广泛使用
B. 坊市界限严格
C. 商业发展繁荣
D. 商帮活动频繁
20.
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A.圈地运动的进行
B.石油工业的发达
C.蒸汽动力的应用
D.电器的广泛使用
21.
马克思说“荷兰,它是l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据此可知,马克思强调
A.早期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B.荷兰成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
C.荷兰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2.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材料的表明
A.欧洲正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B.当时亚洲国家普遍的富有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高
23.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政府放款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24.
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探索。中国近代工业的实践探索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5.
人民公社推行后,出现了“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景象。这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B.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C.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
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26.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