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3689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0

1.单选题(共33题)

1.
西方某个国家的政府“没有专职政府工作人员,没有职业士兵和水兵,没有最高法官,也没有专门的立法人员。政府职责由普通公民履行。”这种现象发生在
A.古代雅典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大革命时期的法国
2.
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
A.《王位继承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3.
有人说,英国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们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4.
英国《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是
A.确定人民主权
B.实行三权分立
C.确立共和政体
D.限制国王的权力
5.
下列社会状况中,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前的是
A.当时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
B.各州的权力很大
C.各州之间互设关卡,不利于商品流通
D.当时的美国政府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原则
6.
下列政权更替最频繁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7.
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资政新篇》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8.
《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危害在于
A.中国税收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B.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列强的武装控制了北京等战略要地
D.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9.
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大革命
D.北伐
10.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是在
A.1945年
B.1931年
C.1949年
D.1918年
11.
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A.《四洲志》
B.三民主义
C.《海国图志》
D.《天朝田亩制度》
12.
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转战南北的英雄事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红飘带”应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B.红军长征
C.八路军的敌后抗战
D.抗美援朝
13.
2012年12月13 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1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 正视历史,不容篡改 D. 铭记历史,不忘仇恨
14.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领导这场革命的是
A.布尔什维克党
B.公社委员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5.
1848年,有一本在当时并不起眼的小册子出版了,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本小册子是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劳动者》
D.《资本论》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
A.社会主义国家B.资本主义国家
C.旧民主主义国家D.新民主主义国家
17.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1949年***提出三大外交政策
18.
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美国单极世界
B.“一超多强”局面
C.稳定的多极化格局
D.美国操纵全世界的局面
19.
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事实上是
A.确立了以欧洲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B.划分美苏势力范围
C.建立了战后新同盟
D.承认了美国为世界头号强国
20.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21.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
B.小农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古代社会商业兴盛
D.封建统治者重商抑农
22.
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3.
引起下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
D.光荣革命
24.
17世纪,掌握大西洋到印度洋海上贸易的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5.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
26.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27.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28.
下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荷兰成为“海上的马车夫”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29.
“近日洋布火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生,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棉纺织技术的下降
B.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C.洋货的涌入
D.人民生活的贫困化
30.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有些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的政策自由
C.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D.与国际社会接轨
31.
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权利……”对该广告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国货
②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③民资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④外国垄断中国经济的局面彻底改变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3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主要在于
A.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B.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
C.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D.促使农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33.
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选择题(共1题)

34.一条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0N,一个模具的质量为10kg,用这条绳子一次最多能吊起几个这样的模具?

3.多选题(共5题)

35.
某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摧毁‘树墩’意指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文中缺漏的两处史实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6.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37.
自然经济是古代主要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历史的进步。下列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说明正确的是
A.“自足”即产品富足,生活富裕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D.“铁犁牛耕”,对技术要求高
38.
中国近代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共同特点是
A. 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B. 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C. 都是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D. 都是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39.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A.提出“拨乱反正”
B.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C.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
D.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