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主题为“宋代时期的都市生活”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材料一一位同学搜集了如图中的三幅图片

(1)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材料二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吴自牧《梦粱录》
(2)上述材料描述了宋代大都市杭州的哪一景象?
(3)小丽同学为了解宋代的节日,收集了三首诗词,请你写出这些节日的名称。

(4)上述三首诗词中,哪一首是词?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都市生活的特点以及呈现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一位同学搜集了如图中的三幅图片

(1)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 B.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 |
C.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 | D.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
——吴自牧《梦粱录》
(2)上述材料描述了宋代大都市杭州的哪一景象?
(3)小丽同学为了解宋代的节日,收集了三首诗词,请你写出这些节日的名称。

(4)上述三首诗词中,哪一首是词?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都市生活的特点以及呈现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丰富的市民生活】
材料一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宋代哪种场所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
【优美的宋词元曲】
材料二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词作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作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词作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与上面词作有关的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

(3)上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丰富的市民生活】
材料一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宋代哪种场所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
【优美的宋词元曲】
材料二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词作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作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词作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与上面词作有关的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

(3)上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2.选择题- (共12题)
4.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能做到的是( )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②元宵节看彩灯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②元宵节看彩灯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