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67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2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 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事件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二中的“二敌”分别是指什么政权?请结合材料,分别从政治和民族关系的角度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2.选择题(共9题)

2.
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少数民族首领 ②都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 ③都向汉人学习 ④都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3.
下列各项按政权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北宋、辽、西夏B.北宋、西夏、辽
C.辽、北宋、西夏D.辽、西夏、北宋
4.
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一支(   )
A.匈奴族B.鲜卑族C.契丹族D.羌族
5.
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战争频繁,冲突不断B.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C.时战时和,以和为主D.闭关锁国,互不往来
6.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D.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7.
京剧《澶州之战》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宋太祖B.宋高宗C.宋真宗D.唐玄宗
8.
10世纪初,定都上京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鲜卑B.契丹C.党项D.蒙古
9.
“澶渊之盟”前北宋对辽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
A.防御B.进攻C.和亲D.投降
10.
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