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36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问:
(1)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设想?我们对这个设想成功实践,1997年收回了哪里的主权?
2.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同时也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是新中国外交务实的鲜明体现。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三例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外交成就。

2.单选题(共23题)

3.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说:“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全体公民”是指哪些人
A.所有的成年公民
B.成年男性公民
C.外邦人
D.奴隶
4.
罗马法的开端是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法》
C.《秦法》
D.《查士丁尼法典》
5.
“国王不能为非”是近代英国著名的宪法原则之一,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英国这一惯例确立的政体是
A.共和政体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
6.
民国时期的小说家包天笑在晚年追叙说:“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他叙述的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
1919年5月4日北京某机关接到法国巴黎和会上传来的消息:日本代表,观似拒绝就二十一条问题探讨,北京学生走上街头。该材料说明的是
A.五四运动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九一八事变
8.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之一,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三民主义
C.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
9.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个城市应该是
A.南昌
B.广州
C.上海
D.台湾
10.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11.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外交主权
12.
钱穆先生曾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 定都天京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金田起义
D. 颁布《资政新篇》
1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
B.《权利法案》
C.《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
D.《共产党宣言》
14.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由此判断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A.建立君主立宪制
B.推动了冷战的发生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15.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说法正确的是
A.周恩来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是指两种经济制度
D.“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16.
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多少年?
A.40年
B.70年
C.50年
D.60年
17.
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故乡
18.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此制度是指
A.基层民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
“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理论。”对此应是这一构想是
A.一国两制
B.求同存异
C.冷战思维
D.马歇尔计划
20.
年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的一年,在联合国第26届联大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合法席位的议题。
A.1971
B.1970
C.1919
D.1923
21.
1954年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这是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26届联合国大会
22.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就是标志着冷战开始的
A.杜鲁门主义
B.北约
C.苏联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23.
一位美国学者如此形象地描写二战后美国与某大国关系:“每一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此大国最有可能是
A.日本
B.法国
C.苏联
D.中国
24.
二战后,美国发动的“冷战”深刻影响了世界。与“冷战”中的热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朝鲜战争和
A.一战
B.二战
C.越南战争
D.海湾战争
25.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反映了
A.欧洲即将消灭国家
B.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
C.北约东扩
D.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3.选择题(共2题)

26.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实验区同步挂牌成立。“足不出区,购遍全球”。2016年猴年春节期间,天津自贸区欧洲贸易中心直销的“洋年货”受到广大京客青睐。

27.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实验区同步挂牌成立。“足不出区,购遍全球”。2016年猴年春节期间,天津自贸区欧洲贸易中心直销的“洋年货”受到广大京客青睐。

4.填空题(共2题)

28.
填空题
①红军长征中召开的使党转危为安的会议是_________。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④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⑤唐朝加强皇权的中央官制是____________。
29.
连线题
A.南昌起义________①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B.义和团运动________②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辛亥革命________③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五四运动________④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E.抗日战争________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