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魏集镇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64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4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尉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哪些地方?
(2)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3)与前代比较,元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选择题(共12题)

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苗族
C.回族
D.白族
3.
元灭南宋后不久,中国再度完成统一。下列史实发生于元代的有(  )
①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②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③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  )
A.澎湖和台湾B.澎湖和琉球C.琉球和广州D.澎湖和泉州
5.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来负责监察事务( )
A.中书省B.行省
C.宣政院D.御史台
6.
元朝时直属于中央中书省的有(  )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河北    ④河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
8.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B.宗法制C.内阁制D.行省制
9.
有一次,李肇星(我国前外交部长)和美国一位领导人会谈,对方说:“我对中国‘侵略’西藏感到非常不满。”李肇星立刻问他:“你了解西藏的历史吗?”对方摇摇头。李肇星说:“我可以向您解释,但您理解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因为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的时候,还没有美国这个国家。”说到这里,台下响起了长久的热烈掌声。“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始于(  )
A.元朝B.明朝C.秦朝D.中华人民共和国
10.
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元朝”,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A.
B.
C.
D.
1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用哪个物体画出来的?

12.下面的图形分别是用哪个物体画出来的?

13.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