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3638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
货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纸币能够流通的条件。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单选题(共7题)

3.
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多项权益的要求
④实现了广泛的资本主义民主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
“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紧张、动荡局面的原因有
①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导致新矛盾和新冲突
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物和地区争端
③民族、种族、领土等矛盾相维爆发
④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盐铁专卖制度
B.小农经济出现
C.朝贡贸易
D.“海禁”政策
6.
《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铁犁牛耕的运用
C.赋税制的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
7.
在某一历史时期,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了解海外奇闻让人们乐此不疲,各种游记成畅销书……这最有可能描写的是
A.大航海时代的欧洲
B.郑和下西洋时代的中国
C.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D.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美国
8.
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源于
A.工业城市涌现
B.新兴国家独立
C.民族区域增多
D.早期殖民扩张
9.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