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幕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这次重要的会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什么文献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先后确立哪些政治制度?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幕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二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次重要的会议在北平隆重举。中国共产党,各民族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这次大会为建国做了充分的准备。——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这次重要的会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什么文献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先后确立哪些政治制度?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为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如识,回答材料中所说的是哪一次工业革命?并举出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什么?
(3)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试图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它的实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一: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为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英)诺拉斯《英国产业革命史论》
材料二: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曾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如识,回答材料中所说的是哪一次工业革命?并举出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什么?
(3)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试图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它的实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2.单选题- (共24题)
6.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侵华策略”。这次会战指的是
A.徐州会战 |
B.太原会战 |
C.百团大战 |
D.淞沪会战 |
9.
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歌能证史”,以下都是在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传唱甚广的歌曲,按反映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十送红军》: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②《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③《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④《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①《十送红军》: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②《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③《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④《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A.②①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②④③ |
D.②①④③ |
12.
1927~1931年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特点的有
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13.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这一规定属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马关条约》 |
B.《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
D.《天津条约》 |
15.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依法治国的方略 |
16.
2019年是香港回归22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港澳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
B.回归后的港澳台保持原有社会制度 |
C.其核心是一个中国 |
D.回归后港澳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相同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这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求同存异” |
18.
“通过对外援助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向或投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美国的具体做法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 |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C.创建北美自由贸易区 |
D.推动欧洲区域一体化 |
23.
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清朝前期又出现了“计工受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苏州
A.官营手工业发达 |
B.商品经济日益兴盛 |
C.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25.
《全球化和地区开发》中声称:“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5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这反映的是
A.开辟新航路 |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C.郑和下西洋 |
D.工业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