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态度?
(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此主张?
(3)材料三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请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一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材料二 今日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最重要之政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实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几,又何待言!——《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态度?
(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此主张?
(3)材料三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请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2.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请回答:
(1)“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
(2)请说一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请回答:
(1)“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
(2)请说一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简答题- (共1题)
3.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
(2)简述该文件出现的历史条件。
(3)此文件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
(2)简述该文件出现的历史条件。
(3)此文件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3.单选题- (共21题)
5.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7.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只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这些规定
A.约束了总统权力 |
B.限制外国移民进入 |
C.清除了奴隶制度 |
D.体现了联邦制原则 |
8.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
9.
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中华民国的成立 |
B.五四运动的爆发 |
C.国民大革命的爆发 |
D.红军长征的开始 |
10.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 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
B.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 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A. 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
B.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 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11.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③它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
④定都南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③它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
④定都南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2.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因为
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 |
C.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 |
D.帝国主义对中国间接的殖民统治秩序最终形成 |
1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 |
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
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
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 |
14.
抗战打响后,国民政府提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湖南人喊出“中国如果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全死光”的口号,四川人提出“只要四川不亡,中国就不会亡”。这反映出
A.中国抗战的艰巨性 |
B.西南地区是抗战主战场 |
C.全民抗战成为共识 |
D.川湘地方军战斗力最强 |
15.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 |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C.改变了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17.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重要共识,统称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A.和平统一 |
B.海峡两岸文化共通 |
C.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经济 |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0.
1986—2000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
B.加强立法工作 |
C.推行普法教育活动 |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
23.
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当联合国会议大厅的电子计票牌显示最表决结果时,人们立刻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歌声、欢呼声汇聚在一起,犹如大的波涛,汹涌澎湃,回荡在会议大厅,经久不息。这是人们在欢庆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